第431章 舌尖体
柴扉闻犬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1章 舌尖体,从荒野求生到全球巨星,柴扉闻犬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舌尖上的生活》第一集的录制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后续的制作还需要仔细的打磨。
摄像师们录制的素材有整整八个小时之多,后期的剪辑必须要把这八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成45分钟左右的成品,也就是说,大部分冗长、枯燥的内容都会被去掉,剩下的都是精华。
而这些精华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还要在配上音乐和旁白,拍摄只是制作纪录片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更大的工作量还在拍摄之后。
在陈哲和孟雪华的敦促和协作下,《舌尖上的生活》第一集终于渐渐的剪辑完成了,几天之后,编导们兴高采烈的把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提交给了陈哲审核,几位编导对这一集的制作非常有信心,这一集中凝结了他们的心血和精华。
陈哲与孟雪华坐在办公室里,播放了第一集的样片。
随着悦耳且舒缓的音乐的播放,《舌尖上的生活》第一集缓缓播放而出。
故事一开始是从西南方的深山老林开始的,向导尼玛大叔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起床了,点上家里昏黄摇晃的油灯,再穿上衣服、背上行囊、拿着工具往远处的原始森林走去。
镜头很舒缓、节奏很轻松,原始森林的自然风貌被完美的呈现在了镜头之中。
就在此时,旁白响了起来。
“尼玛大叔是生活在西南边陲的一位普通少数民族劳动者,他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尼玛大叔比任何人都了解这片土地……
每天早上天不亮尼玛大叔就醒来了,他要去深山老林中采摘今天的食物。
松茸和冬笋都是他的目标,这些珍贵的食材也是这村子里世世代代最珍贵的食物……”
之后镜头一转,在长途跋涉之后,尼玛大叔来到了森林深处,找到了第一株松茸。
旁边再次响起:
“历经千辛万苦,尼玛大叔终于找到了松茸,松茸学名叫松口蘑,也叫台菌,属于松栎等树木的菌根真菌,具有浓郁的香味。
尼玛大叔一看到这熟悉的老朋友,眼睛里就闪烁出了幸福的光芒,因为他知道这种松茸有多么的美味、有多么的诱人……”
看到这里,副总导演孟雪华满意的点点头,她觉得节目制作的很不错,音乐很精良,旁白的声音和文案都算优秀。
这样一档纪录片拍摄出去,虽然不敢说一定能够爆红,但是至少品质上是非常优秀的。
但坐在另一边的陈哲此时却眉宇紧皱、表情凝重。
他对这一集内容中的旁白很不满意。
关键并不是对旁白的声音不满意,而是对这个文案不满意。
旁边朗读出来的文案让他觉得索然无味,缺乏那么一种独特的味道。
在他重生之前的那个世界,著名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巨无霸综艺,靠的不光是创意和拍摄手法的新颖,文案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舌尖》的文案通过旁白的朗读出来,就带有着足够的韵味,能够激发观众们的观看欲-望,甚至激发观众们的食欲。
这种特别的文体甚至被称之为“舌尖体”,让很多人都争相模仿,可以说《舌尖》系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文案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可现在陈哲监制的这一期《舌尖上的生活》,文案实在是太平庸了。
想到这里,陈哲直言不讳的皱眉摇头道:“不行,这一期的制作不行。”
一听这话,几位参与制作的编导都是表情受挫,同时也有一种不解。
孟雪华更是诧异道:“怎么?陈导觉得这一期的质量不行吗?可是我觉得质量还可以啊……镜头不错、节奏很好、背景音乐也都相当出色……到底是哪里不行呢?”
陈哲先是点头认可的说:“没错,这一期的镜头、节奏和背景音乐的确都不错,这一点值得肯定,也值得表扬,但是旁边的文案实在是太乏味了,让人看得索然无味。”
陈哲这话说完,编导里有一位年轻小姑娘就有点生气。
因为这一集的文案就是她主笔写的,而且还是熬夜两天加班加点写出来的。
原本她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有才女之称,而且大学研读的又是中文系,所以她对自己的文笔很有自信,容不得别人说半点不好。
现在听到陈哲说她的文案让人看得索然无味,小姑娘就有点不服。
再加上陈哲的年纪其实并不比这位编导大,甚至还比编导小了一两岁,这姑娘一时傲气上来,忍不住反驳道:
“陈导,这文案是我写的,请问哪里索然无味了?”
陈哲见到小姑娘站出来反驳,也不生气,心平气和的说道:“这些话有些平铺直叙的感觉,尤其是在描写松茸的时候,完全就是在科普,根本没有写出松茸的那种美味出来,这当然就是索然无味了。”
说到这里,陈哲再次重播了一下刚才的那一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