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民为本(上),大燕公子,山中老犬,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月下旬,在渔阳的官道之上,一只有着数千人的队伍,正在行进着。
在这只队伍的外围,不断有燕国的骑兵来回巡视,看护着队伍中间的民众。
这是根据燕、赵两国的盟约规定,燕国将大河之西的阿城、聊城、莘邑等二十余座,原齐国的城邑划给赵国。但是这些城邑的民众,若愿意来燕国者,赵国不得阻拦。
燕国给予这些,愿意迁徙来燕民众的承诺是:分房、分田、分发农具,这些民众来燕国的前两年免税,并负责其家庭人口的口粮。
随着这么多年来,燕国的农具在不断改进。
尤其是八牛犁与耧车的普通推广与使用,辽地各郡大规模的平原农田开发,不说一般的老百姓,就说建设兵团所耕种的大批农田,田亩与粮食的产量,都是逐年增高。
燕国各工业区的技术人员,对于“八牛犁”与“耧车”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
譬如说“八牛犁”,也根据民众的需求,有了什么“二牛犁”、“四牛犁”等,进入了普通农户的家中;耧车也分为了大、中、小等多种农具,被普通农户使用。
农具如此,肥料更是燕国民众现在种地的必备之物。
燕国的变化和发展,不知不觉中,已经大大超过姬康心中的设想。
尤其是许多行业的发展,更是超过了姬康的预料。
因为粮食是燕国的控制物资,民众的粮食只能卖给官府。每年各郡县官府的粮仓都在扩建,这让各地官府的官员高兴的同时,也痛苦不堪。
说起来燕国的总人口数,已居于各国之冠。
但是现在燕国目前的状况,仍是疆域大、粮食多,而人口少。
齐地四郡刚归附燕国,这个不说。就说燕国原先的各郡,尤其是在辽地的各郡,粮食多的居然让民众们,开始奢侈的用来喂养家畜了。
这在数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对于民众的粮食赋税,也在逐年降低。
如今按照燕国《粮律》的规定,燕国民众每年所产粮食,上交官府两成外。家中的粮食储备,必须要有三年以上的储备,方能出售给官府。
没办法呀!如果放开粮食收购,官府的粮仓虽年年扩建,也放不下呀!
在许多燕国官员看来,燕国每年所产的粮食,不要说供应给燕国这一千六七百万人就食,就是供应整个天下民众就食,也绰绰有余了。
都这样了,自家年轻的君王还一而再,再二三的强调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什么“有粮在手,心中不慌”;什么“民为本的基础就是粮食”;什么“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粮食产业”等等。
姬康所说的这些话,现在也已被燕国各郡县的官员们,经常引用并阐述。
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对国内的商户,已经放开了粮食的买卖,但规定必须从官府购买,不得私下在民间购买。否则,一旦发现,卖粮的农户与买粮的商户,必然重罚。
并且规定,粮食只能在国内自由买卖,出国买卖必须要经过官府批准。
当然,粮食与肉类所制成的附加品,还有酒、瓷器等,都可以高价卖给外国。
因为每年粮食的丰收,从而也带来了,燕国与粮食有关的许多产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酒业、糖业等等,都开始进入到快速高效的发展之中。
尤其是战马的大量增加,也无形之中增强了燕国军队的战斗能力。
在燕国辽地北部的各郡县,都建有大型的战马饲养地,配有专职的官员。
这个时代,马匹的重要性,对于各国来说,都是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姬康与几位阁相商量后,从今年开始,燕国陆军的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三个军,也全部改为快速打击部队。
对于以上的三个军,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全部改建完成。
而随着造船业的发展,海军的扩建也被姬康提到了议程之中。
姬康批准,秋收结束之后,在十月招兵期,扩建海军一个军。
成立燕国海军第三军,军长由张天来担任。
粮食的充裕,民众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医学的突飞猛进,也让燕国民众的寿命乃至婴儿的出生存活率,大为提高。
尤其是医学的发展,更是突飞忙进。在姬康的大力倡导之下,现在襄平学院在各郡的分院,都设立了医学分院,解剖学更是被实践应用。
说句实话,这个时代的尸体标本,是不缺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