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4章 危中有机(二十二),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刀笔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凭借消费者的信赖,第1制糖工业会社成功打开了国内的市场,其产量也开始迅速上升。
到1954年4月,第1制糖工业会社仅仅开工了半年,日生产能力就达到250吨,即便这样,在市面上还是供不应求。等到了糖厂开业1周年的时候,第1制糖厂生产的白糖已经占到了全国白糖消费总量的33.3%,第1制糖厂替代进口白糖的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
随着第1制糖厂的生产逐渐地步入正轨,很多人都建议在现有价钱的基础上加价。如此1来,既不影响糖厂的产量,还能够给糖厂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这1提议遭到李秉哲的坚决反对。他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己不能够在这个时候牟取暴利。创办糖厂的初衷就是为了取代进口的高价白糖,在微薄赢利的同时,也让本国国民能够用便宜的价钱买到白糖,为国家节省下大笔的外汇。如果趁机涨价的话,那就有悖于自己创办糖厂的初衷了。
1954年7月28日,第1制糖厂获得了南韩国的国产制品优秀奖的荣誉。到1956年,南朝鲜对糖的进口量也从1953年的100%降到7%,到了这个时候,第1制糖厂的白糖几乎占据了整个南韩国市场。
值得1提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南韩国地区的招工大多是公司通过学校、家庭和亲戚中的关系来雇佣员工的,3星第1制糖厂的招聘方式却和当时大多数的南韩国公司不太1样。3星集团率先在南韩国地区建立了公开招聘的人事制度,并且努力提高员工们的劳动效率、改善员工福利。
第1制糖厂的成立是3星进军制造业的第1步。“第1”这两个字也体现出了李秉哲1往无前,永争第1的决心,第1制糖厂的建立为以后“3星第1”的精神奠定了基础。
第1制糖厂的成立,标志着南韩国的进口替代产业正式出现,也为南韩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1制糖厂对李秉哲而言,不仅成就了他的荣誉和辉煌,更重要的是帮助他实现了梦想,让他成功地从1个商人转型为企业家。随着第1工业制糖会社的成功,李秉哲又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产业,他的梦想才刚刚开始,他还要带着它走到更远的地方,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变得繁荣昌盛,他认为这才是1个出生在贫穷国家中的企业家的真正使命,而第1制糖厂的成功,仅仅是1个开端。
在第1制糖厂获得成功之后,李秉哲深刻地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于是,李秉哲想要创建更多的企业,提高生产力。此时的李秉哲想建设出能够将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产业基地,为南韩国创造外汇收入。
年轻时经历过惨痛失败的李秉哲为自己设定了事业底线,1直以来他都遵循着这个原则,他的每1次选择都是在仔细权衡过利弊之后做出的。同样,经过了缜密的思索之后,李秉哲把第2个进口替代产业的目光锁定在了纺织业上。纺织业是1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纺织业,不仅能解决人们穿衣服的问题,还能创造很多就业岗位,解决人们就业难的问题。
当时的南韩国在纤维工业方面的生产力尽管已经恢复到了韩国半岛战争之前的水平,甚至还略有超出,但是纤维工业的生产仍然不能够满足国内人民的迫切需求。
所以,南韩国官方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纤维制品,以此来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南韩国进口的这些纤维制品中毛织品和毛纱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其中毛纱的纯进口量甚至高达79.7%,南韩国迫切地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毛织厂,这样1来,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外汇,而且还能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实,纺织业也是有详细划分的,当时南韩国地区的毛纺织产品全部都依赖国外的进口,能够拥有1家属于南韩国本土的毛纺织厂是1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李秉哲刚好对纯毛西服面料十分感兴趣。于是,李秉哲又把范围缩小到了毛纺织业上。
为了确保自己的投资项目万无1失,李秉哲找到了时任南韩国商工部部长的姜成泰先生,向他详细了解了毛纺织业方面的信息并查看了大量资料。姜成泰告诉李秉哲,商工部每年都要花费1000多万美元去进口细毛纱用于毛料的生产,但是不论怎样努力,他们依然还是织不出像样的毛料。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毛织品通过非法的途径流入南韩国,导致毛织品的走私活动十分猖獗。尽管官方多次下令整治这1现象,但是这个指令层层传达下去,最终落实到执行的时候效果甚微,官方很难掌握走私的情况,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1问题。姜成泰最后表示,他希望像李秉哲这样的爱国企业家能够在毛纺织行业中起到先驱的作用。
听完姜成泰先生的这1番话之后,李秉哲更加坚定了把自己的第2个进口替代产业定位为毛纺织业的想法。于是,他回到公司后就向大家宣布了自己的这1新计划。可是,这个想法1提出来,又1次遭到了理事会的反对,他们都认为现在制糖业的发展正处于直线上升的阶段,放着赚钱的制糖不做,又去搞什么毛纺织,是不是有点太不靠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