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大汉永存,朕不帅,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
而几个月后,得知这些消息的刘瀚,不知道该哭还该笑。
这些年但凡敢杀大汉使者的人,都没啥好下场,不是亡国就是灭种,别以为你大宛远就算了。
即使远在天边,只要还在这地球上,只要汉武帝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你鸭灭了我大汉使者,还不给我汗血宝马,朕给你黄金已经是先礼后兵了,马不想给,黄金又想要,还杀人,简直了。
那就一个字打,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刘瀚都不得不佩服大宛国王的勇气,同时也为他默哀。
没过几天,太子刘据就急匆匆的来府上,“太子是为了陛下要发兵大宛的事情?”
“是呀,太傅睿智,国家年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去年才发兵又西南,找什么去大夏的路,现在又要打大宛,主要是路途遥远啊,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又有多少人妻离子散?”
刘据说着,神情哀伤。
“伱已经劝过陛下了?”
“是呀,父皇怎么也不肯罢休,准备让贰师将军出征了。”
刘瀚看有些无语,你都劝不了,我劝有什么用?而且他又不想劝,这两年汉武帝越发的疯狂,求神拜佛,好大喜功,他打大宛就是为了汗血宝马,不得到这个东西他不会罢休的。
他无奈开口,“你都劝不动,我劝又有什么用?陛下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大将军还在,或许能劝得动。”
“可是百姓真的承受不了了,大宛如此遥远,怕是一年半载都打不下来了,去年兖州、青州皆有大旱,国家正是要休养的时候,父皇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妄动利器?”
刘瀚盯着他的眼神看了很久很久,可看到的只有真诚。
他叹一口气,说道:“据儿,过刚易折,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样反而要好一些。”
“可据儿不忍心看着父皇犯错,看着百姓受苦,据儿其实也知道,父皇性格固执。
可为人臣,我当劝谏君王,施行仁政;
为储君,我当庇佑万民;
为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万万不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好家伙,真是张口就来,儒家典籍烂熟于心,幸亏刘瀚这些年闲着没有事情,也读过许多儒家典籍,不然真不知道这太子说的啥。
在封建道德体系中有这样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应该说,这句话造就了很多“愚孝”的人,即便是父母犯了大错,他们也会选择曲意逢迎,以为这就是“孝道”。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传统的就是儒家的,所以一直以来儒家思想为这句话背了很大的黑锅。
《孝经》中就有,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论语·里仁篇》也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后世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时候无后不一定为大,它最开始的的出处是《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后来在歧的《十三经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在礼中,这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在不孝中反而排在第一了。
连孔子都认为父母有敢于跟自己争论的子女,他们就不会陷于不义。父母有不对的言行,就应该与之争论。反而认为一味顺从父母的,不委婉指出他们过错的,才是不孝。
儒家思想不是糟粕,一直都不是,先秦古籍也是,好多都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和哲理,蕴含为人处事,做人的准则,还有崇高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