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噩耗传来,大汉永存,朕不帅,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他们和农民军的起义是不同,农民军起义是为了活着,而他们起义是为了恢复汉家江山。
<div class="contentadv"> 所以他们这起义的人大多数是同族的人,拖家带口的,有老人,老婆,孩子都有,这使他们凝聚力非常强,但同时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妇女、孩子、老人都在,必须花人去保护他们,一个弄不好就死伤惨重……
刘縯与刘秀在南阳起事以后,他们面临的军事形势是十分严峻。因为此时虽然绿林军民发展壮大,新市兵、平林兵两支人马已发展到南阳,但是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掌握在新朝官军手中。
新市、平林的势力只在南阳的南部边缘活动,刘縯和刘秀都十分明白,行动稍有不慎,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如果仅靠自己这支队伍单枪匹马地发展,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投到绿林军中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有自己的前途。
刘縯和刘秀商量一番以后,便派遣随同自己起事的族兄刘嘉前往新市、平林军中联络。
刘嘉字孝孙,比刘秀大两岁,他的父亲叫刘宪,是舂陵侯刘敞的胞弟。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刘宪就去世了,是刘秀的父亲刘钦把他收养在身边,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早年时候,刘嘉性情温厚仁爱,与刘縯、刘秀兄弟亲如手足。
刘嘉到新市、平林军中,与其领袖王凤、陈牧等联系,表示了联合对敌的愿望。
巧合这个时候新市、平林两只绿林军正急于向北发展,以便在南阳打开新的局面,对在南阳地区颇有影响的刘氏宗族的合作自然竭诚欢迎,毕竟刘氏宗族算是南阳地头蛇了。
当然,还有原因是农民起义都没有长远发展观,都没有什么经营概念,他们就是想简单粗暴地以战养战。
他们打南阳是因为南阳富庶,打下来就能吃饱喝足,如果跑别的地方去,没啥甜头,活不活得下去都得两说。
双方一商量,一拍即合,郎情妾意的,立刻合军一处,开始了共同对王莽官军的作战行动。
他们联军进击长聚,与官军作战,义军并力西进,攻克唐子乡,杀死湖阳都尉,接着全军奋力、北进,攻克棘阳。
一时间,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连刘秀的装备都升级了,人家不再骑牛了,换成骑马了。
随后,三方就兴复汉室、死磕王莽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并充分交换了意见,将目标直指南阳的大城市宛城,准备干一票大的。
汉朝时的宛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在白河(古称淯水)北岸。大概方位在洛阳的南面,是当时的大都会之一,人口众多,经济繁盛,也是南阳郡的的政治中兴。
西汉到新朝时,南阳归荆州部,辖36县,是当时最大的军之一,人口有100多万,巅峰时期有200多万,可能是西汉末年天灾人祸,加上征战,人口锐减了。
这南阳郡可了不得,它最早曾为禹都,大禹治水成功后最早是在南阳邓州(邓林)建都。
商周之时,南阳境内就有了谢国、申国、吕国、鄂国、缯国等为数众多的诸侯国。
周朝时,南阳是朝廷控制南方荆楚蛮夷的门户之地。春秋时期,楚国攻灭申国设宛邑,南阳随为楚国占有,成为楚国与诸侯争霸、问鼎中原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
秦将白起攻楚占宛后,秦国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湖北襄阳汉江以北)。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华夏,南阳郡仍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南阳郡当时的面积,除现在南阳市辖区外,还有河南省的鲁山、叶县、舞阳、舞钢、嵩县、卢氏、栾川的一部分和湖北枣阳市,襄州区,樊城区,老河口市以及随州一带。
此地为中原南部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西通武关和和关中三秦之地,北连中原各处,南控荆襄,东接淮海,是当时秦国攻楚灭楚、进而扫荡山东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沿阵地。
而且这里名人辈出,南阳五圣: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
后世,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说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又诸如:秦相百里奚、申伯、汉高祖刘秀、张释之、黄忠、文聘、魏延、韩愈、董作宾、范仲淹、冯友兰、彭雪枫等历史名人典型代表。
若是能够拿下整个南阳,刘秀两兄弟的霸业就有机会了。
打下棘阳后,刘縯、刘秀兄弟有些轻敌了,毕竟他们也是初次指挥作战,没什么战斗经验,结果一路卡瓜切菜,基本没有啥困难,让他们内心或多或少有些膨胀了感觉新朝军队不过如此。
被接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导致他们认为拿下后面的宛城根本毫不费力。于是,刘縯、刘秀冒着大雾向南阳方向进军。
兵贵神速嘛,可这个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过来。
“母亲病逝了。”
刘秀拿着竹简,他一时间恍惚起来,眼泪不自觉的流出来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他想起母亲做的吃食,想起母亲缝补的衣服……
想起那曾经的一切,悲从中来开,不可断绝。
“啪嗒,啪嗒!”眼泪滴落在手中的竹简上,他找到了自己的大哥。
“大哥,我要回去,为母亲奔丧,连大姐都被母亲叫过来了,如今母亲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刘秀追随大哥刘縯,发动了舂陵起义,为了防止家人遭到官府迫害,当时刘家人全部随军,连在照顾她大姐刘黄都被叫过来了,樊娴都因为健康问题,被寄养在娘家,由一个叫樊巨公的族人伺候。
如今樊娴都病逝,刘家兄弟姐妹都在军中,竟无一人为樊娴都送终,何其可悲。
“难道母亲去世,我就不悲痛?我心如刀绞呀,三弟,不可意气用事,咱们是起义,身上背负着全家人的性命,还有几千族人兄弟的性命,一个弄不好,就族灭了。
如今正是攻打宛城的时候,兵贵神速,不然让前队大夫甄阜和属正梁丘赐这两个老家伙有了准备,那宛城就难打下来了……”
大哥刘縯拉住了他,拍着自己的心口,也是悲痛,眼泪汪汪的,一番诉说,刘秀也知道是关键时刻,只能忍痛不去为母亲奔丧了。
可刘秀那里知道,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悲痛等着他,只有熬过去,才会有化龙的一天。
一个残酷而现实的事实是,许多真正有本事的人大多都是逼出来,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至暗时刻,没有经历过无穷无尽的绝望,没有经历过万念俱灰,最后是很难获得大成功的。
我们不需要赞美苦难,但要赞美每一个从苦难中涅槃重生的人,大概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和矛盾点,就像是要考验一个东西的防御力,必须用另一个东西不停的去攻击它,否则,难以证明。
可大多数人只会被苦难和绝境击倒!
看似那么完美的刘秀,后世戏称的位面之子,却也要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熬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悲痛。
这大概是就命运吧!
《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初,南顿君娶同郡樊重女,字娴都。娴都性婉顺,自为童女,不正容服不出于房,宗族敬焉,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仲,次光武;长女黄,次元,次伯姬。皇妣以初起兵时病卒,宗人樊巨公收敛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