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翼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上天了!,斩碎诸天,白翼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十五年底,因为皇宫一口气死了十几个龙子凤孙,整个大明上下,所有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p>
三位阁老被一群重臣围着乱喷,同时自己也觉得这事太过诡异。于是连番进宫,要求将皇帝的监护权归于内阁。</p>
可张太后经过这一串变故,心态早就崩了。现在唯一的倚仗,就是这个乖孙,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让他离开自己视线。甚至连皇帝上课,都要亲自旁听。怎么可能把这最后的稻草丢给外臣,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串通了一气,想要把先帝血脉一网打尽呢?</p>
毕竟几位阁老在正德皇帝驾崩这件事里,多少有些瓜葛。被老太太当面这么一喷,有嘴都说不清。</p>
猜忌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壮大是必然结果。</p>
太后觉得外臣有可能是想把他们一家连窝端掉,好腾笼换鸟,拥个外藩来做皇帝。</p>
而在群臣看来,太后这绝不撒手的行径,分明就是坐实了她谋害先帝子女的事情。</p>
一想起皇帝要在如此心狠手辣的女人手里长大,是个人都觉得毛骨悚然。这样的环境,小皇帝将来长大,那能靠谱吗?</p>
双方分歧越闹越大。</p>
正好,张氏兄弟新得了锦衣卫的实权,有监视百官的权限,难免听到许多官员在各种场合非议太皇太后。哥俩能够升官发财,全靠姐姐,岂容别人说三道四。</p>
起初这哥俩只是想把非议的官员捉到诏狱揍一顿,出出气,让他们以后管着点嘴。谁知捉了几个官员之后,竟然发现了一条生财之路!</p>
这年头的官员,屁股哪有干净的!</p>
诏狱是什么地方?这些年又在孙铮的管理体系下,从未冤枉过一个好人,更是将诏狱的名声无形中拔高了一大截。</p>
借着孙铮打出来的名头,张氏兄弟利用锦衣卫系统,罗织罪名,盘剥官员,搞的官不聊生,怨声载道。</p>
俗话说久走夜路必遇鬼,搞的多了,迟早遇上铁头娃。</p>
一次例行盘剥,却不小心捉了个御史下狱。张氏兄弟哪里知道,大明官场上的御史是一群异类。这帮人整天就琢磨着靠下诏狱来博声名呢,怎么可能乖乖就范。</p>
过刚易折,铁头娃受刑不过,死了。</p>
一下子捅了马蜂窝,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科道言官纷纷上章弹劾。三位阁老也有意借势,正好用这事给太皇太后一个厉害瞧瞧。</p>
张太后在皇宫住了几十年,但是对朝政是真的不怎么懂。她都没意识到这事有多严重,甚至在收到弹章的时候,只是照例留中不发,以为和以前一样,磨上几天就过去了。</p>
结果导致腊月初六祭太庙时,群臣趁太后无法入庙之际,突然发难,将小皇帝围在太庙,与太后隔绝,声称要还政于上,并请诛两个国贼。</p>
张氏兄弟这时候还拎不清呢,大呼小叫想耍威风,结果被早有预谋的勋贵们痛打一顿,要当场砍掉祭庙。</p>
张太后被吓到精神崩溃,各种撒泼痛哭,求列祖列宗开眼,这些臣子要逼他们孤儿寡妇去死云云。</p>
这就尴尬了,谁也没想到,堂堂太皇太后,竟然还有这一招。</p>
不得不说,太后撒泼,效果拔群的好。三位阁老赶紧先把人劝住,又是各种许诺,定保张氏兄弟不死。</p>
张太后也只顾着救自己两个弟弟,还有保证小皇帝的监护权,哪里能猜到这些读了一肚皮阴谋诡异的老阴币在打什么主意。</p>
堂堂国朝大祭,搞的一地鸡毛。</p>
最终的结果,是张氏兄弟罚俸一年,给受冤而死的御史昭雪、赔偿。当然,小皇帝的监护权依旧归太后。</p>
表面看起来,太后好像什么都没丢。然而事实上,经过太庙这一闹,文官们不动声色的接管了内廷的批红和用印权。</p>
张太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丢了什么,只以为守着小皇帝在手,自己就能高枕无忧。</p>
随后的事态发展,也确实向着她想象中的方向。</p>
开春改元大典,进入嘉靖元年。</p>
各地事务等等,几位阁老和群臣处理的都很好,完全没人用什么俗务去烦她们祖孙。</p>
只是她并没发现,不知何时,皇宫里除了执杂务的内侍宫娥之外,那些被称为内相、档头的实力派,已经全部消失了。</p>
张氏兄弟也因为早前被惊吓过度,在家歇了半年。等到再想回衙门坐班,却得知事务已经有人在操劳,他们只要在家等着收银子就行。</p>
两人当然不爽,想要争一争,却被几位阁老当面警告,如果乖乖呆在家里不滋事,就保你们兄弟俩一世荣华。如果还不晓事,下一次,太后可不一定救得了你们!</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