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3章仓廪的备货,斐潜小说,马月猴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斐潜低声念叨了半句。
一旁黄旭看到斐潜嘴唇微动,但是在马蹄声之中也听不清楚什么,便以为是斐潜有什么吩咐,便是策马上前了些许,『主公,可是有何吩咐?』
『嗯……』斐潜沉吟了一下,看了看越来越近的长安城,『先不回府,去霸陵「转译轩」……』
黄旭得令,便是呼哨一声,指引着队列往霸陵而去。
『转译轩』是新成立的一个部门,人不多,很清水。主要负责和西域胡商接洽,然后学习胡商语言,翻译一些胡商的东西。
这是斐潜的另外一个储备。
负责转译轩的,是郭图。
郭图这个人么,斐潜是不喜欢的,但是斐潜也知道,不能凭借自己个人爱好欢喜,就去决定一个人用不用,或是给不给机会。
就像是转译轩,当斐潜知晓是郭图想要来负责的时候,也没有表示什么,而是让郭图先做看看再说。
郭图当下比起刚到长安的时候,有些消瘦,面貌清矍,须发也略有些花白点点,若是单从相貌来说,颇有名士的风范。
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谈,就单论文学素养的话,其实郭图也不差,年少之时颖悟绝群、博览群书,不仅是经书还是诗歌,亦或是音乐绘画,郭图和大多数颍川士族一样,都是有所涉猎。
若不是如此,郭图也不会被袁绍引为智囊。
这就是颍川士族带给郭图的,带给郭图这一类的人的印迹。
斐潜想要成立转译轩的念头,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实早些成立这个转译轩,以他的权力地位、以及掌握的物资和财富,其实也没什么难度,主要还是时机不对。
因为之前华夏主要接触的胡人,都是周边的游牧民族,这些胡人一看就是知道比汉人过得还要悲惨,至少汉人很多还有锅碗瓢盆,而大汉这个时间点上,在大漠当中的游牧民族有的真穷到锅碗瓢盆都没有,到了汉地劫掠的时候真恨不得连地皮都刮起来带走……
所以在那个时候,汉人不屑于学习什么胡语的,就像是后世某地坚持不讲其他地方的语言一样,除了除了地域性的因素之外,也有自傲的成分在内,而一旦被打破了这种自傲,或是被踩在了脚底板的时候,就会巴巴的跟着学对方的语言了……
嗯,这个某地,当然是说棒子倭国日南一带。
降臣不受待见。
这是公认的现实问题。
所以郭图以为自己需要时间去证明自己,也一度很有信心。
然后郭图便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的轮回之中,无奈的接受了现实。就像是面对着生活的暴力,一次次刁钻古怪的嘴巴子,躲避无效,不想躺倒,便是努力爬起来,试图换一个体位。
转译轩,是斐潜的尝试,更是郭图的尝试。
如今胡商多了,从安息,大秦而来的商人,也渐渐的给长安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带走华夏的丝绸和茶叶……
斐潜之前让西域商人尽可能的携带一些科学、政治、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的书籍,并尽可能的招徕学者技师,许以最优厚的条件,把他们『请来』华夏,但是这需要时间,并且这些人来了之后,也是需要相互沟通的,不能说等人到了之后才来学语言……
所以转译轩就悄无声息的挂牌了。
因为一切都是草创,大汉从来就米有设立类似的机构,也没有相关的职位,唯一类似的就是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
然而实际上大鸿胪在绝大多数时间之中,并不是对外的机构。因为秦汉之时,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属国的君长,也是被视为皇帝的宾客的。
因此与此有关的事务基本上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夺爵、削地。
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藩属国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也都由大鸿胪承办礼仪事务。
简单来说,旁人都是来求着大鸿胪,所以大鸿胪也不必学习什么番邦胡语,而是番邦要学习华夏之语……
虽然说这么做,确实有一些『优越感』,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多大用处,因为你说的话旁人听得懂,旁人说的话你听不懂的时候,本身就是处于信息的劣势了,然后固步自封,持续守旧,所谓天朝上国的壳子被扒拉下来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的卑微。
故而,安置高薪聘请的通译人员,让一些胡人充当翻译,并且派人与这些胡商学习番邦之言,也就成为了转译轩的主要工作之一,后期还会有翻译番邦文学的事项,只不过现在什么都是刚开始,还没有涉及其他更多方面。
斐潜原本的意思是想要找一个名儒坐镇,这样不管是平日里面吸引人才,还是说翻译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重视,但是很遗憾的是,在当下大汉这个阶段,并没有多少人重视到这个对外番邦方面的翻译工作,更何况这只是语言和文字的翻译,并不涉及之前所谓『大鸿胪』的职务内容,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到转译轩当中来。
除了郭图。
斐潜考虑了一阵,点头同意了。
郭图也像是仓廪当中的备货,如果不能被拿出来晾晾,或许就在仓廪里面暗自腐烂了……
因此见到斐潜前来的时候,郭图的腰弯得很低。
五斗米?
因人而异罢,至少郭图觉得五斗米很重要。而且那谁的五斗米其实也不完全在说俸禄的事情。
跟着郭图的,是在转译轩之中的一些小吏和番胡。
为了避免这些番邦胡人也会出现类似于各地传授方言的时候,将『林北』翻译成为谦称,将『赤佬』翻译成你好等等,便是做出一些交叉安排,招揽了一些互不相识的胡人作为参考。
几名胡人见到斐潜,便是也纷纷行礼,有的按照华夏的礼仪的,还有的就要扑上来抱斐潜的靴子的,然后被黄旭等护卫拦住……
没办法,现在这个阶段,这些胡人大体上位置都比较低,基本上都是小商人居多,当然后续的有一些正儿八经的学者前来华夏之后,就会好转一点。
斐潜一边笑着,询问着转译轩的情况,以及当下对于番邦胡语的转译进度,一边听着这些番邦胡人纷纷扰扰的拍胸脯表示忠诚。
是的,在这个年代,大汉当下,尤其是长安三辅,便是宛如世界灯塔一般的存在,美食,美景,充满了文明的秩序,丰富的物品和繁华的街市,远远超过了西域,也超过了这些番邦胡人的想象。
因此对于这些番邦胡人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够长时间的留在长安,享受着大汉的繁华。
等这些番邦胡人都下去了,斐潜才对郭图问道:『西域各国之军备、文化相关,统计如何了?』
郭图恭敬的回答道:『属下已经计西域一十七国风土……此乃相关文献……』
郭图招了招手,示意侍从将一堆他这些时日的成果奉上。
斐潜目光动了动,然后点了点头,取了一本翻看起来。
『今之难处,在于番胡不明大汉文字,番语不通笔墨,难以达意……』郭图一边小心翼翼的说着,一边偷偷的瞄着斐潜的面色。
『这一点倒是无妨……』斐潜看着,说道,『翻译番胡之言,乃重其本意,轻于辞藻,若是觉得不美,可带后续通晓明达之后再行修正就是,不过当下么……还是以「求其真正」为上……这些可有抄撰另本?可遣人送至将军府,待某细看……』
斐潜放下了手中的文本,声音不轻不重的说道,『孝武时,西域三十六,怎生当下仅是一十七?』
郭图吞了一口唾沫,额头之上微微见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