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8章 出发,知否笑长歌,荥开,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早朝结束,官家要彻查盐务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p>
不管别人怎么想,这件事已经成了定局。</p>
彻查盐务自然不可能由赵策英一个人完成,在这之前,赵宗全就已经选定了一些辅佐人选。</p>
只是让李安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也在其中。</p>
翰林院这边除了他以外,还有盛长柏也被选中了。</p>
李安对于这个差事很想推脱,一来是明兰快生了,二来是有一定的危险。</p>
然而他根本没法拒绝,若是此时拒绝,不仅那些选中的人会有样学样,赵宗全和赵策英对他也会有意见。</p>
这天,所有被挑选到的官员,接到通知,让他们前往桓王府议事。</p>
李安来到桓王府的时候,已经有许多人都到了。</p>
桓王府大厅,七八个官员分散而坐十分安静。</p>
李安看到盛长柏也已经到了,左边无人,便在他身边坐了下来。</p>
盛长柏看到李安,只是微微点头,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p>
又等了一会,又来了几个人,算上李安在内,一共有十二人。</p>
这些人大多数李安看着都很面生,唯一认识的也就刑部右侍郎夏少华了。</p>
此人乃是赵宗全掌权后才提拔起来的。</p>
这样正常,赵宗全肯定清楚彻查盐务会动很多人的利益,所选的人多数都是不受重用,官职不高的。</p>
这样的人没什么背景,如今有表现的机会,自然会抓住。</p>
人到齐后,没多久赵策英也到了。</p>
“臣等拜见桓王殿下!”众人起身行礼道。</p>
“免礼!”</p>
赵策英面带微笑的摆了摆手,朝众人拱手,道:“这次彻查盐务,还需诸位尽心辅佐本王!”</p>
“殿下言重了,这都是臣等应尽本分!”众人连忙回礼说道。</p>
赵策英落座后,招呼众人坐下,说道:“今日召诸位来,就是商议一下盐务要怎么查,从何处开始着手!”</p>
“殿下,若想彻查盐务,必先彻查盐场。大宋盐场分散各地,然其中产盐最多的便是两淮盐场,臣认为应当先查两淮盐场。且一定要迅速,不能多做耽搁。不然即便有问题,等赶到的时候也已经被销毁了。”</p>
夏少华作为所有官员中官职最高的,又是在刑部任职,自然最有发言权。</p>
“夏侍郎言之有理,诸位有什么不同意见么?”赵策英问道。</p>
在场众人都没有说话,夏少华说的并没有错。</p>
彻查盐务,肯定要从源头查起。</p>
而且拖的越久越麻烦。</p>
因为朝廷要彻查盐务并不是什么秘密,一些近的盐场,估计已经在销毁证据了。</p>
远点的他们未到,也能收到消息。</p>
拖的太久,等他们到了,查起来难度非常大。</p>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p>
盐务糜烂,朝中不知道多少人牵扯其中。</p>
哪怕一些人没有直接参与,暗中收的好处也不少。</p>
除非不通过朝堂,直接派人下去查。</p>
然而这根本不现实。</p>
所以查盐务必须得赶时间。</p>
夏少华所说的两淮盐场,并不是一个,而是两个。</p>
两淮指的是淮南淮北。</p>
大宋盐产地除了沿海地区,还有内陆地区。</p>
两淮盐场是最大的产盐地,其中的淮南盐场更是地处江南,周边十几州都靠淮南盐场供应。</p>
而这其中就包含了金陵、苏、扬等江南繁华之地。</p>
这些地方也是盐务糜烂,私盐泛滥的重灾区。</p>
要说淮南盐场没有问题,根本不可能。</p>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先查两淮盐场,三日后出发,大家回去准备吧。”赵策英说道。</p>
他不是没想过先隐瞒目的地,但是从他接下彻查盐务的活后,就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p>
而且很多人都能猜到首选应该是两淮盐场,隐瞒没有任何意义。</p>
“子谦留一下。”赵策英说道。</p>
原本行了礼准备走的李安,闻言停下脚步。</p>
“子谦,坐下说。”</p>
等人都离开后,赵策英冲李安摆了摆手,道:“其余人都是父皇挑选的,你是孤点名要的。”</p>
李安闻言苦笑道:“殿下,臣对盐务真的一窍不通。”</p>
“你之前不是跟大相公建议过,若是变法,可以循序渐进,查盐务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么,怎么现在又谦虚了起来。”赵策英笑道。</p>
“殿下,臣偶尔有些急智,出谋划策还行,别的就不行了。说白了,臣就会纸上谈兵。”李安说道。</p>
“这就够了,本王其实也不懂盐务,这段时间了解了不少,却也很片面。之所以选你,除了大相公举荐外,也是想让你跟在本王身边,为本王出出主意。”赵策英说道。</p>
“既然殿下如此看重臣,臣自然会尽心辅佐殿下!”李安说道。</p>
“我知道你娘子要生了,不过这种事你留在汴京也帮不上忙。若是一切顺利,到时候我会给你假期,让你归家看看得。”赵策英安抚道。</p>
“多谢殿下。”李安说道。</p>
他此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只能如此了。</p>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太监匆匆走了进来。</p>
“殿下!”太监脸带急色的行礼道。</p>
“说吧,子谦不是外人。”赵策英摆了摆手道。</p>
“禀殿下,有不少人上书弹劾国舅爷放印子钱,逼死百姓。官家下旨让刑部和大理寺严查此事。”太监说道。</p>
“什么?”</p>
赵策英一脸震惊,好一会才冷静下来,让报信的太监退了下去。</p>
“子谦,你对此事怎么看?”</p>
“殿下,这种事哪怕是真的,对沈国舅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显然是有人想拖延殿下出发的时间。”李安说道。</p>
之前有他的提醒,赵策英早就发现了这件事,并告诉了沈从兴。</p>
沈从兴大怒,不仅冷落了小邹氏,还收拾了邹家兄弟。</p>
放印子钱也被停止了。</p>
如今已经过去数月,有人以此事弹劾沈从兴,真假其实不重要,目的只是为了拖延赵策英出发的时间。</p>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听听就行了。</p>
就是真逼死了人,又能怎么样?</p>
沈从兴大概率只是被训斥一顿,罚点俸禄罢了。</p>
严重点也就禁足在家,总不能让他一命偿一命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