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煌未央,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晁错这个人呐~”</p>
“啧,怎么说呢……”</p>
未央宫,凤凰殿。</p>
在天子启下令‘再查查晁错’的同一时间,凤凰殿的刘荣兄弟四人,也正好在聊故太子家令,当朝内史:晁错。</p>
“论才学,当得起一声:国士。”</p>
“但论德行,及其所作所为,却也绝对称得上一声:国贼!”</p>
躺在摇椅上,一手握着半卷起的竹简,一手提笔在简上写着什么,刘荣轻飘飘一语,却引得三个弟弟瞠目哑然。</p>
国贼?</p>
过了点吧?</p>
要知道汉家上一个有名有姓的国贼,是被迫跟着和亲队伍去了草原,并从此投身于匈奴单于账下,成为匈奴‘国师’的汉奸:中行(háng)说(yuè)!</p>
作为后世来客,刘荣更是明确知晓:奸宦中行说,是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汉奸’。</p>
甚至就连‘汉奸’这个词,都是因中行说而出现,并自此成为民族败类的代称。</p>
那作为‘汉奸’,尤其还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垂名青史的国贼,中行说都做了些什么?</p>
为匈奴人卖命、替匈奴人谋策,教会匈奴人统计牧畜、统筹草场规划之类,倒还再其次。</p>
真正坐实中行说‘汉奸’之名的,是这位被匈奴单于庭奉为‘国师’的奸宦,对汉室——对自己的民族、国家,都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p>
在中行说跻身匈奴单于庭之前,汉匈双方的往来,都是以长、宽各一尺一寸的木渎作为国书载体。</p>
——这是太祖高皇帝之时,太祖刘邦与匈奴冒顿单于,于汉匈平城之战后达成的共识。</p>
结果中行说刚跻身单于庭,便向匈奴单于进言:汉匈虽结为兄弟之国,但匈奴是当仁不让的兄长,汉家不过是小弟弟;</p>
哥哥和弟弟往来书信,怎么能用同样大小的国书呢?</p>
于是,匈奴人发往汉家的国书,便就此变成了长、宽各一尺二寸大小;</p>
抬头开篇,也从‘匈奴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变成了狂炫酷拽吊炸天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问皇帝无恙。</p>
如果说这,都还只是形式上的小动作,那中行说在现实意义上的所作所为,更是倾东海之水,都难洗其国贼之名。</p>
——自先帝,即太宗孝文皇帝三年,先帝决定与匈奴人决战,却又被济北王刘兴居的反叛背刺至今,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匈奴人对汉家发动的大规模侵袭,足有三次。</p>
而这三次规模以‘郡’、兵力以‘万’为单位的大规模侵袭,其中有两次,都近乎是中行说一手促成的。</p>
对于这个奸宦,凡汉家之民无不恨之入骨,更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p>
和这样的、真正意义上的国贼相比,晁错这个‘国贼’,就有些让刘德、刘淤、刘余三人摸不着头脑了。</p>
“大哥是说,晁错进《削藩策》,乃欲乱我汉家社稷,其心可诛?”</p>
——老二刘德一向聪慧,却也终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即便隐约意识到了什么,也只是流于表面;</p>
···</p>
“难道晁错狗贼,竟是吴王老贼的细作?!”</p>
——老三刘淤,一如既往的憨态可掬,语不惊人死不休。</p>
···</p>
“呃……”</p>
“私、私欲太、太重……”</p>
倒是老四,磕磕绊绊的道出寥寥数字,便惹得刘荣将笔一停,更抬头撇了这个同父异母的四弟一眼。</p>
在刘余面上注视片刻,终还是再度在手中竹简上写写画画起来,嘴上也笑道:“若不是口有吃的毛病,便依老四这天资,我凤凰殿兄弟三人,只怕是要苦不堪言呐?”</p>
“嗯?”</p>
含笑一语,引得刘余当即腼腆一笑,暗地里却也不由品味起来:大哥这话,是否有其他深意?</p>
比如:要想保全身家性命,最好一辈子都口吃之类的……</p>
对于刘余心中所想,刘荣自是一无所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