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章 盖棺定论,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煌未央,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6969“兵马没有异动,那也就是齐王没有不轨的举动,顶多也只能算是有过不轨的心思。” 6969</p>
6969“——这样的心思,不止齐王刘将闾:遍观关东宗亲诸侯,未必就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过。”</p>
6969“只是想想而已,又没做出来……”</p>
6969“太宗孝文皇帝除诽谤令,以明我汉家,绝不会因言治罪。”</p>
6969“因言治罪尚不可取,又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想法、心思,而作为一个人的罪证呢?”</p>
6969说着,天子启便轻叹一口气,又微微一颔首。</p>
6969“齐王虽有反心,却并没有反举。”</p>
6969“——人死债消,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p>
6969“我汉家自太宗孝文皇帝始,也同样有将相不辱,许公卿二千石自留体面的惯例。”</p>
6969···</p>
6969“齐王既已自留体面,便到此为止吧。”</p>
6969“——齐王即薨,自以诸侯王礼,葬入王陵便是。”</p>
6969“待盖棺定论之后,诸朝公当请太后颁诏,以齐王太子继齐国宗庙,继悼惠王香火。”</p>
6969“也不需要让齐地百姓,知道齐王刘将闾究竟因何而死,只当是正常的先王死、太子继即可……”</p>
6969乍一听天子启这番话,殿内朝臣百官只满是讶异的抬起头,望向御榻方向的目光,更无不带着不可置信之色。</p>
6969——您哪位?</p>
6969——俺们汉家的陛下呢?</p>
6969——您给藏哪儿去了???</p>
6969不能怪百官如此大惊小怪,实在是天子启这番话,和先前那封通篇写着‘赶尽杀绝’四个字的诏书,形成了过于鲜明的对比。</p>
6969个把月前,朝堂内外请求只诛首恶,尽赦属从,天子启杀气腾腾来了一句:深入多杀为要!</p>
6969朝野内外人心惶惶,好不容易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今天又摆出一副存亡续断,保留齐悼惠王一脉宗祠的老好人架势?</p>
6969合着好赖话,都让你天子启说了???</p>
6969但很快,这些人精们便先后反应了过来,明白了天子启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p>
6969——天子启压根儿没变!</p>
6969对于这场吴楚之乱的参与者,天子启,仍旧是持‘深入多杀为要’的强硬态度!</p>
6969只是眼下,再怎么深入、再怎么多杀,该死的人,也都已经死的差不多了。</p>
6969这种时候,就算天子启摆出一个‘不忍关东血流漂橹’的仁君之态,也顶多就是赦免那堆积如山的贼子尸首。</p>
6969说白了:天子启已经达成自己的目的,让参与这场叛乱的贼子,享受到了长安朝堂‘深入多杀为要’的深切关怀。</p>
6969如今,该死的人都死了,还没死的人也不好再杀了,天子启这才摆出一副仁君的架势,来立一波人设。</p>
6969只能说:有天子启这样的皇帝,而且是前半页连续出,后半页隔三差五也能出一位——活该刘汉社稷,能被后人冠以‘独汉以强亡’的美誉……</p>
6969“齐国如此,济北、城阳,自更当怀柔。”</p>
6969“——济北和齐王一样,终归没有具体的反举;”</p>
6969“城阳更是齐系七王中,唯一一个从始至终都忠于宗庙、社稷,始终不愿从贼的忠臣。”</p>
6969“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兵败,便要治罪于这难得的忠臣,那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又怎会有人敢做忠臣呢?”</p>
6969“这是朕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p>
6969···</p>
6969“济北王有过,但无大罪,不可再王齐地。”</p>
6969“朝议结束之后,朝堂有司商议一下,再去奏请太后,以移封济北。”</p>
6969“至于城阳王,既然是忠于宗庙、社稷的忠良,便也移封到更大、更好的诸侯国吧。”</p>
6969“如此,齐系七王,举兵反叛的四王咎由自取,济北、城阳移封——纵是嫡脉:齐国得保宗社,也不用再担心日后,齐地会再次出现‘悼惠诸子合兵谋乱’的问题。”</p>
6969天子启下了定论,公卿百官自然是躬身领命,初步通过了这场吴楚之乱中,长安朝堂对齐系七王的具体定性。</p>
6969原本想要做一个全面汇报,才刚说起齐系,就被天子启开口打断;</p>
6969再加上身体状况确实有些堪忧,申屠嘉索性便也就此打住,把舞台留给了明显有了决断的天子启。</p>
6969见申屠嘉这般架势,天子启也不矫情,只象征性的问了几句‘淮南系,有谁想说说吗?’,便当仁不让的抢过了‘话筒’。</p>
6969有齐系——尤其是齐王刘将闾、济北王刘志二人打底,对于淮南系三王的定论,自然也就没有了悬念。</p>
6969——淮南王刘安、庐江王刘赐,皆没有具体的反叛举动,不纳入‘叛王’之列。</p>
6969淮南王刘安,仍王淮南,令朝堂有司重点商筹,从速为淮南王刘安配齐王太傅、王相、中尉,以授忠君之道。</p>
6969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五到十年之内,淮南王刘安,便都要在长安派来的王太傅、王相,为自己准备的爱国思想教育课中度过了。</p>
6969庐江王刘赐,虽然同样不被纳入‘叛王’之列,却也被天子启直接移封为衡阳王:戴罪立功,收拾好因去年秋天雨雹,而至今饱受粮荒之苦的衡山国。</p>
6969至于衡山王刘勃,作为淮南系三王唯一的忠臣,天子启自然是不吝赞美之词。</p>
6969最终,同样是在不经过东宫窦太后的允许,便‘代俎越庖’,直接下令:移封衡山王刘勃,为济北王!</p>
6969相较于衡山国,位于齐地的济北国,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户数,又或是田亩质量、地理位置,都绝对是高了不止三两个档次。</p>
6969毋庸置疑:作为忠臣的刘勃,得到了自己应得的褒奖。</p>
6969齐系、淮南系,是小而多的繁杂;</p>
6969而剩下的吴、楚、赵,却是大而重的要点。</p>
6969针对这三家,朝堂争执了许久,才终于由天子启强势拍板。</p>
6969——楚国,保留宗祠!</p>
6969但原有的三郡,要按照吴楚之乱爆发前,长安朝堂早就颁下的削藩诏书,削夺其东海郡。</p>
6969剩下的两郡仍为‘楚国’,从楚元王刘交的其他儿子,也就是死去的叛王:楚王刘戊的叔叔们当中,选择一位长者继之,以保留楚元王一脉的香火。</p>
6969吴国同理:按照叛乱爆发前定下的章程,削去豫章、会稽二郡!</p>
6969仅剩的一个广陵郡,却不是由刘濞这一脉的人继承。</p>
6969——削吴国豫章、会稽二郡,以为郡县!</p>
6969改广陵郡为江都国,待封一位宗亲诸侯。</p>
6969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江都王的位置,会留给当今天子启的诸位公子,而且大概率是一个年纪大些的公子。</p>
6969至于赵国,由于才刚被郦寄、栾布,以及公子刘非合力,引大河之水淹城而破,赵地之民对此怨声载道,甚至都有些民怨沸腾。</p>
6969所以对于赵国,天子启只给出一个‘除赵国宗祠’的结论,便没再往下细说。</p>
6969——引大河而水淹邯郸,让赵国民众对长安朝堂,生出了不小的反抗情绪。</p>
6969最好的选择,是将赵国冷处理,等风声过去,再讨论该肢解赵国,还是直接派一个公子去王赵地。</p>
6969齐系、淮南系,以及吴、楚、赵三国都有了定论,也就是针对叛贼的定性已经结束,接下来,自然就该是论功行赏。</p>
6969只是在那之前,丞相申屠嘉的意外‘乱入’,却中断了朝议进程。</p>
6969不出所有人预料:申屠嘉,请乞骸骨……</p>
6969 一更。</p>
6969还是忙于琐事,写晚了些。</p>
6969第二更大约在四个小时后。</p>
6969大家多担待</p>
6969</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