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太后不敢,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煌未央,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抱着装有分封、移封诏书的木匣,跟着老爷子上了御辇,刘荣早早就摆出一副‘我准备好了’的架势,准备应对天子启必定会发起的考校。</p>

——这既是汉家的惯例,也是天子启过去的习惯,以及天子启、刘荣父子二人之间的相处模式。</p>

却是不曾想,天子启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却并不是让刘荣就袁盎遇刺身亡一事发表见解。</p>

“太后口中的田叔,太子可有所耳闻?”</p>

被这意料之外的考题偷袭,刘荣不由得面色稍一滞;</p>

只片刻之后,却也当即调整了过来,沉吟措辞片刻,便从自己脑海中的‘档案室’中,翻出了田叔的个人资料。</p>

“田叔,字子卿,赵国陉城人,田齐王族之后。”</p>

“剑术极为精湛,曾与太祖高皇帝年间的曲成侯虫达,为世人并称曰:齐剑圣、赵剑仙’。”</p>

“年轻时,于乐毅后人:乐巨公门下治黄老,并在太祖高皇帝年间,为赵王张敖用为郎官。”</p>

“至贯高刺杀太祖皇帝案发,赵王张敖受牵连下狱,田叔、孟舒等十余赵臣身囚衣,剃发须,颈戴枷,以‘赵王奴仆’之名入长安,志要与赵王张敖共生死。”</p>

···</p>

“待贯高伏法,赵王张敖被贬为宣平侯,又尚鲁元主,田叔、孟舒等十数人,也得到了太祖高皇帝的接见。”</p>

“在太祖高皇帝查验过这些人的才能后,便各自任命为郡守二千石。”</p>

“——代表性的二人,便是为云中守的孟舒,以及做了汉中守的田叔。”</p>

“为汉中守三十余年,及至太宗皇帝晚年,田叔因罪被罢免,赋闲于长安。”</p>

朝野内外,乃至于长安坊间,都总有一种声音不绝于耳。</p>

——皇长子得立为储君,不过是占了长幼次序的便宜而已;</p>

若不是早生了两年,甚至若不是生在了凤凰殿,那皇长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染指储君之位。</p>

类似这样的传言,很难确定这其中,有绮兰殿那位大王美人的多少手笔。</p>

但天子启对刘荣这个储君,总归是满意的方面更多些,不满意,或差强人意的方面少一些。</p>

其中,又由以刘荣这手‘自带百科全书’的特殊技能,最让天子启为之赞叹。</p>

“这个本事,太子一定不能搁下。”</p>

听闻刘荣徐徐道出田叔的来头,天子启开口第一句话,却再次跳出了话题本身。</p>

待刘荣略带些疑惑的抬起头,便见天子启唉声叹气道:“这是好事。”</p>

“能记住百官众臣——至少是记住大部分人的来历,对于储君而言,是好事。”</p>

“用先帝的话来说,有了这个本事,储君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去想‘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p>

“——首先关注做事的人,而不是某人做出来的事,可以更容易的看透事物的本质。”</p>

“只可惜,朕练就这个本事的时候,都已经是监国太子了……”</p>

半带自嘲,半带感怀的对刘荣隐晦表示出认可,天子启便也回到了话题本身。</p>

却并非叙述,而是又一问发出。</p>

“既然知道田叔的来历,那依太子之见,田叔此去睢阳,会是什么结果呢?”</p>

便见刘荣稍一思虑,便稍有些迟疑的开口道:“田叔,一定会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p>

“非但能查清此事,甚至还能保证整座睢阳城,都没人会察觉到居然有人在查这件事。”</p>

“只不过……”</p>

欲言又止的止住话头,刘荣望向天子启的目光,便隐约带上了些许担忧。</p>

而在天子启眼中,这欲盖弥彰的担忧目光,和直接开口直言也没什么差别。</p>

“太子是担心梁王事发,东宫不稳,两宫不和。”</p>

“尤其眼下,两宫已经因为册立储君一事,而生出了不小的嫌隙;”</p>

“再闹出个梁王行刺当朝九卿的事来,便再也没有了重归于好的可能?”</p>

心中所想被老爷子一语点破,刘荣也是见怪不怪,只忧心忡忡的点点头,再对老爷子拱起手:“圣明无过父皇。”</p>

···</p>

“吴楚作乱前,长安刮起‘储君皇太弟’的风时,劝阻皇祖母劝的最多的,便是作为东宫常客的袁盎。”</p>

“袁盎遇刺身亡,单就是从目前来看,也已经可以大致断定:就是梁王叔心怀怨怼,又不敢拿父皇或儿撒气,才拿袁盎泄愤。”</p>

“——至于刺客身上的符信,更完全就是梁王叔,想要借此‘震慑’长安朝堂。”</p>

“如此浅显的事实,皇祖母就算眼疾再重,也总不至于看不清?”</p>

轻声发出此问,刘荣便皱眉低下头,一边等待着老爷子为自己答疑解惑,一边也飞速运转起大脑思考起来。</p>

袁盎遇刺身亡一事,无疑在长安朝野内外,引发了一场极大的动荡。</p>

只是这动荡,和政治基本完全搭不上干系,只是单纯的白色恐怖。</p>

——当朝九卿,在长安帝都、未央皇宫之外,朗朗乾坤之下,被活活刺杀而亡!</p>

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件,放在哪朝哪代,都足以引发一场政治地震!</p>

甚至可以说,这已经脱离了政治、权谋,乃至战争的范畴,完全可以算作是恐怖袭击了!</p>

这么蠢的事,如此浓厚的‘我不好过,那大家就都别想好过’的任性味道,在如今汉室,基本就是梁王刘武最纯正的身份标签。</p>

别说是那几枚正面刻着‘梁’,背面刻着‘武’的玉符了,便是指纹乃至基因,恐怕都没有这纯真率直的气质,更能代表梁王刘武。</p>

刘荣倒是不担心自己,也会被梁王刘武的无能狂怒所波及,和袁盎一样暴死街头。</p>

真正让刘荣感到不安的是:按照窦太后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在过往,还是在刘荣的‘天眼’当中的表现,都足以说明这件事,根本无法逃脱窦太后那双火眼金睛。</p>

既然百分之二百已经看透了此事,窦太后,又为何还要死鸭子嘴硬,非要把梁王刘武往外摘呢……</p>

“大约一年多前,故安侯告诉朕:只要《削藩策》推行,则关东必反大半;”</p>

“朕惊疑的问故安侯:晁错不是这么说的啊?”</p>

思虑间,天子启低沉的声线传入耳中,终是将刘荣飞散的心绪拉回眼前。</p>

便见天子启意有所指的望向刘荣,悠悠开口道:“可还记得当时,故安侯是如何回答朕的吗?”</p>

“——故安侯告诉朕:晁错不敢。”</p>

“——晁错不敢将真实的状况,或者说是有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状况,摆在朕的面前。”</p>

“因为只要晁错那么做了,朕便极有可能会偃旗息鼓,再不复言削藩事,而是转头去捏造罪名,好生料理吴王刘濞一人。”</p>

···</p>

“现在,朕也可以借用故安侯的这句话,来回答太子的疑惑。”</p>

“——太后,不敢。”</p>

云淡风轻,就好似是在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淡定口吻,道出这一声‘太后不敢’,天子启便掀起车窗的内帘,望向车窗外,不免又是一阵长吁短叹。</p>

良久,方好似自言自语般道:“梁王,是太后一手打造的‘社稷功臣’。”</p>

“甚至还是太后曾据理力争,试图将其册立为储君太弟的大功臣。”</p>

“这样一个功臣,却做出雇凶刺杀当朝九卿的事来——这意味着什么呢?”</p>

“意味着太后瞎掉的,不只是眼睛。”</p>

“意味着太后,曾险些将这样一个残虐、愚蠢,且毫无下限的人,册立为我汉家的储君皇太弟……”</p>

···</p>

“这对太后而言,是无法承受的巨大指摘。”</p>

“若是朕狠得下心,便是效仿当年的先帝,就此让太后移居深宫,从此再也不过问朝堂之事,也根本没人能挑出理来。”</p>

“所以,太后不敢。”</p>

“非但不敢亲口承认:这件事确实是梁王做的,甚至都不敢接受现实,告诉自己:这件事——这件蠢事,真是我的宝贝儿子做出来的……”</p>

深入浅出的一番解析,总算是让刘荣隐约流露出了然之色,大致明白了窦太后‘咬死不认’的动机和缘由。</p>

却见天子启又对窗外唉声叹气片刻,才回过身,正对向刘荣,神情只微微一肃。</p>

一见老爷子这副表情,刘荣便也知道:考试结束,该到老爷子讲课划重点的时候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妖女她又被病娇锁腰轻哄了

落崽不吃咩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洪荒高手

路明非和芙宁娜的悄悄话

笋尖的疑惑

深渊末日

看着跑酷

一人之下:我有鬼剑士系统

源起a

我的超时空酒馆

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