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0章 消息走漏,鹅的三国,中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非涉及到幕府诸曹掾属,否则孔融无法深入调查。</p>
这些搜集来的流言,照例会誊抄后发送行营。</p>
孔融捏着一条竹简不由眯眼:“长安士人是如何得知爵禄法的?”</p>
留下的校事拱手:“不知,只是市井中早有议论,如今流传的更为详细。卑职不知内容真假虚实,也只是照常抄录,呈送明公检阅。”</p>
“这是真的。”</p>
孔融晃了晃手里两指宽的加长竹简,忍不住笑了笑:“让我猜猜,这会是谁干的?”</p>
能阅览这份文件的,也就长史、司直、司马、西曹、东曹与主簿……还有负责看管档案的辞曹。</p>
孔融渐渐坐正身子,用这条竹简挠自己鬓须,眯着眼:“敢将此物流传出去,绝不是最近几天,应该用了一段时间,这样才好撇清嫌疑。这件事情你先去辞曹询问陈矫,看他是如何回答的。”</p>
“喏。”</p>
校事当即应下,也就告退去做事。</p>
孔融则站了起来,又快速翻阅其他搜集来的流言,见没有什么敏感内容,当即握着那条加长竹简去辞曹的办公偏厅。</p>
除了几座议事大厅外,各曹各处基本都在一座座偏厅里做事。</p>
西曹的偏厅靠近议事大厅,孔融来时司马芝正研究几份档案。</p>
杨阜升任巴郡郡守,照例萌荫子弟一人为郎官,同时杨阜也举荐凉州牧韦端长子韦康入仕。</p>
也有其他人的举荐,三份人事资料摆在面前。</p>
司马芝想了良久,捉笔在韦康的资料竹简末端写了两个字;令史。</p>
令史绝不是什么微末小官,史就是专员的意思,这是专门起草令文、监督用印的人,只是持印人不归令史管。</p>
但日常办公时,印往往就在令史身边。</p>
任何一道正式命令的发布,都需要令史签发。</p>
这意味着令史这个职务,必须要用自己人。</p>
韦康是不是自己人?</p>
司马芝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人,哪怕不是,担任过令史之后,那就是了。</p>
原来大司马幕府成立时,是以凉州三明之一的张焕次子张昶为令史;近世最有名的一个令史是大将军何进的令史边让,快速走流程擢升几次后就外迁九江郡守。</p>
张昶的岁数已经大了,不耐前线奔波,接连诉苦。</p>
所以未来也会有两位令史,张昶留在甘泉山发布日常令文;韦康则随行营移动,做随军令史。</p>
韦康是个身高八尺余的壮硕、伟岸青年,身体素质好,又正当年,足以胜任随军生活。</p>
司马芝又斟酌另一个士人的安排,至于高柔的资料竹简,早让他写了个‘密’字后入档封存,等着大司马回来后再处理。</p>
毕竟高柔出自陈留圉县,看似是孔融举荐,实际上是蔡家在推荐乡党。</p>
按时间来算,大司马与蔡贞姬的也到了快成婚的时间。</p>
司马芝不想在这个关键时期与蔡家生矛盾。</p>
一切看上面的意思,现在一个小小的高柔,是能容得下的。</p>
(本章完)</p>
(/51236/51236105/10100571.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