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要饭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武道战斗的序幕,我真不是魔教少主,李要饭的,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向左扛着自家少主来到霆兔卫那一边,他先将少主在地上放好,然后就交给霆兔卫的人来疗伤治疗了。据他所知,方才自家少主并没有受多大的伤,只不过是被掐晕了而已,伤势应该无碍。眼下,最让向左担心的,还是他的那位教主。</p>

他虽然不是很明确的知道自家教主的境界,可估摸着大概在第六境练魂境左右。武道九境,下三境与中三境,都是“练”字开头,有“从无到有”的意思。而上三境,却是用“炼”字。有“化为己用”的意思。真要解释的再明白点,他向左区区一个四境巅峰的武夫,还真解释不了。可能只有真正到了第七境的人,才能解释“练”和“炼”的真正区别吧。</p>

就在向左遐想之际,魔教少主孙骆涯已经从昏迷中苏醒。他此时正躺在霆兔卫“头兔”,那个代号为“子兔”的女人的大腿上。如此亲密的接触,使得孙骆涯的鼻间隐隐嗅到了女子独有的体香。子兔身上的香味,与孙雅儿身上的香味有些差别。孙雅儿的身上,是那种淡淡的苹果香,很好闻。而子兔身上的体香,在孙骆涯闻起来,倒像是茶花的味道,与他当初上了天清峰掌门单仙童闺床时闻到的气味差不多,不过单仙童身上的香味是水仙花的味道,也很特别。</p>

眼下,随着魔教教主孙希平与那位黑袍铁面人的战斗持续进行,青羊坡附近五百里的地面都在震颤。</p>

孙骆涯感受着地面的震动,他也不顾自己的伤势,快速从地上站了起来,抬眼看向那一片往地下塌陷了将近十米深的大坑。这个大坑的直径大约在三百米左右,可以说是很大的一个圆形巨坑了。</p>

就在孙希平与铁面人两人交手开始,霆兔卫就已经架着向右频频后退,直至这个圆形大坑的出现为止,所以说,她们几个现在没能被激烈的战况所波及,都是她们事先就撤离到了安全地点的原因。</p>

如今,太史浩懿已经跑得没影了。而他的那两位兄弟的尸体,则随着不断塌陷、碎裂成无数碎石的地面一齐摔落在了那个以孙希平与铁面人为中心的巨坑之中。</p>

即便相隔数百米,可地面上的孙骆涯等人,仍是可以察觉到巨坑中那两人不断攀升的雄浑气机。修炼了数十年的内力,不断从各自的武胎之中窜出,分别在两人的手臂上汇聚成一个点,使得磅礴的内力浓缩成一个能量极为恐怖的存在。</p>

孙希平的一拳一肘与铁面人的两只手掌已经僵持了半刻钟的时间,可他们体内的内力还在源源不断的从武胎中输出,汇聚在各自手臂上的那个“点”内。不仅如此,他们各自的势气也已经是攀升到了顶峰,气机之浑厚,更是不能用只言片语来说明。</p>

“杀!!”</p>

随着两人的再一声高喝。</p>

他们两人已经稳定在一处的气机,再度攀升。</p>

两人的额头上,更是连青筋都粗暴了起来。</p>

额上不断有汗液凝结成珠状,滴答滴答的掉落在沙石坑里。</p>

随着两人的拳掌相交,他们身上的两股磅礴气机也在相互交缠,就好像两团巨大的气团将他们两人包裹其中,又互相在挤压较劲,不分高低。</p>

“粲粲粲,孙希平,你的六境底子打得可真结实啊、”铁面人粲笑一声,语气古怪。</p>

“呵呵,彼此彼此。”孙希平脸上的笑意不曾减少,不过他也是强颜欢笑罢了。脸上虽然如此,可他自己的心神却是极度的紧绷,丝毫不敢大意。因为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与第七境的武夫交手,目前来看,铁面人只是与他在内力上分高下,只不过两人的内力几乎同等,高下很难立判。</p>

远处的向左正在将自家的教主与黑袍铁面人的战斗,一五一十的解释给他的少主听。因为在他看来,以自家少主目前的江湖阅历,很难看出巨坑中两人战斗时的门道。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魔教教主与铁面人两人的战斗,都将青羊坡的两三百米的坡地都震得塌陷了下去,而且两人的战斗持续在胶着,确实是比较热闹的。可要看出其中的门道,就得像向左这样的在江湖上游历许久阅历丰厚的人来讲解一番。</p>

孙骆涯在听了向左解释的之后,他的脑海里突然多出了一个“内力”的词。十五年前,他由练拳转练剑,所以对内力这种东西没有太深的探讨。而且他小时候练武才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压根就没到如何运用内力那个地步。如今开始主修拳法,那么“内力”这个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东西,就需要他深刻理解一番了。</p>

他听向左说,内力诞生至武胎之中,只有完好的武胎,才能将孕育出的内力一滴不漏的保存在武胎之中。可他自己深知一件事,当年铁面人将他的丹田打烂的时候,余下的拳罡更是将他的武胎也都一并捣毁了。只不过在后来的换骨缮胎之时,他的先天武胎被佛门金血已经龙虎山的灵气修缮了许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极幻之道

剑斩苍茫

神豪的肆意人生

多秋

十星皇者

王远航

御灵新世界

有道言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之歌

德州一霸

进化的龙生

刘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