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小点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前因后果,我是东北出马仙,废物小点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看哪吒,待李靖拿着从碧云童子身上拔下的那支箭与其对峙,在证据确凿之下,哪吒却反咬石矶娘娘平白冤枉他。大言不惭说要闹个翻江倒海,哪吒一到,恰巧见到彩云童子走出洞府。哪吒不想着如何道歉认错,反倒祭起乾坤圈打将下来,彩云童儿不曾提防,当场被击成重伤,这是磊落所为?石矶娘娘出来还不待问话,哪吒抢先出手,结果不敌娘娘转身逃遁。如果娘娘直接祭出八卦云光帕,可将哪吒就地击杀。但是娘娘没这么做,他先是放走了李靖,然后一路跟着哪吒来到太乙真人洞府,只为要个说法。可是太乙真人是怎么做的?他说哪吒是受命下凡,后台是元始天尊,杀了你徒弟是你徒弟该死。最后二人一场大战,太乙真人偷袭祭出先天至宝九龙神火罩,将石矶娘娘本体炼化。”</p>
随着陈九公的讲述,我也渐渐记起了封神演义当中的情节,几乎与他所述一般无二。这本书里所写与一个被埋在地下三千年的老粽子一样,这也能从侧面证明,他们所言非虚。以前没有细想,如今仔细想来,人阐两教中人的做法确实太过蛮横了,这哪吒一直被当做英雄,甚至现在很多动画片儿里都以小英雄的形象示人。</p>
但是如果事实真的如此的话,他这简直比水浒传里的高衙内还跋扈啊,仗着自己的师父和元始天尊,打死谁谁就是命中注定该死。他师父也是一样,动不动把教主抬出来压人,不管有理没理都是我有理,我拳头大所以我说的都是对的,这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么?</p>
“再说回我师父和师姑,我师父在阵前所向披靡,可有轻易害人性命?可有使出偷袭那样令人不齿的伎俩来?他陆压邪道正面对我师父不过,被我师父打的当场远遁,却在背后用出钉头七箭书这样诅咒的邪术,这是君子所为么?再说我师姑为兄报仇何错之有?同辈之人抵挡不过,教主亲自现身拿我三位师姑。只许我截教死人,人阐两教就不行?封神榜只能封我截教之人?他们打了小的惹出老的,打了一个惹出一窝,小辈打不过教主就出手,这是何道理?”</p>
陈九公这一点说的倒也不无道理,试想封神榜本来应该是公平的赌斗,教主应该在背后旁观既是。像这样只许人家死,不许自己亡,动不动教主就出手,这确实不公平。要是鸿钧老祖早早的就站出来说,封神榜上只封截教门徒,那还打什么呢,截教派三百六十五人出来抹脖子不就得了?</p>
但是有道理归有道理,看来仙界的事和人间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达到目的一切阴谋诡计都可以称之为兵法,成王败寇自古便是如此。对于刘邦和项羽来说,我还觉得项羽光明磊落,而刘邦有些小人呢,那又如何?还不是大汉奠定了前后四百多年的王朝?赵匡胤也颇为人不齿,夺了柴家的天下,然而还不是大宋解决了五代十国七十多年的纷争。同理,就算你有理又如何?从商周战乱到元朝至正的长江断流,不说对百姓有多大的影响,就是仙家们死了多少?以至于柳家仙儿分为常蟒两家,好多种族都灭绝了。就因为你有理,难不成再次生灵涂炭?</p>
我问陈九公这些只是想收集资料,以后慢慢的从侧面了解我师父的目的。并不是听他给我洗脑的,同时我也有点不愿意过多和他接触,他对人阐两教的怨恨太深,现在又正好是人阐两教治世。陈九公的思想属于极度极端,我甚至怕我师父跟他有啥瓜葛,那样的话整堂仙家,以至于整个地仙教包括我个人,都会被卷进万劫不复的泥潭,我师父本来就够吓人的了,要是再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想想我都毛骨悚然。</p>
我深吸了一口气,平静的问他:“陈前辈所言有理,就是不知道,赵元帅为何将你封印在这里?书上所说,赵元帅中了钉头七箭书后,你和姚少司二人去西岐盗书,被哪吒与杨戬二人击杀。你竟然说是被赵元帅封印的,还说元帅是为了救你,这是怎么回事儿?”</p>
听我问到这里,陈九公的表情突然变的悲戗起来,通过他的讲述我也终于了解到了从赵公明中了钉头七箭书,到陈九公被封印,再到如今大墓出世的前因后果。</p>
原来当初赵公明被陆压以钉头七箭书诅咒,初始之时只觉得昏昏沉沉睡意上脑。慢慢的开始心似火烧,意似油煎。要知道古语有云:“神仙不寝,乃是六根清净。神仙不食,乃是辟谷出尘。”赵公明何等道行,早已经是开了顶上三光的大罗金仙,这样睡意昏沉明显不对。于是闻太师便卜了一挂,方才察觉,原来是中了陆压的邪术钉头七箭书,对方准备在岐山将赵公明射杀。</p>
众人正在想办法,而赵公明的两位徒弟,姚少司和陈九公准备趁夜半时分,借土遁之术暗往岐山偷取钉头七箭书。谁知在这紧要关头,陆压突然有感而发掐指问卜,已经察觉到了二人准备盗书的想法。于是当下命令哪吒与大将南宫适前往阻拦。于此同时,迷迷糊糊的赵公明听闻两位徒弟不见了,当下就猜到二人是去干什么了。他心说既然对方能够对他施此邪法,那么必然就会有所防备,陈九公与姚少司什么水平他这个做师傅的当然明白,这么贸然去盗书肯定是有去无回。情急之下,赵公明强忍睡意骑上黑虎夺营而出前去接应。</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