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之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扬弃’与‘实践’,大阁老,离之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贞吉正想出言将此问揭过,却听得底下一个监生大声道:“自然是以圣人之言为准,圣人之言又岂会有错!”</p>

</p>

很多监生跟着附和,而坐在张敬修前边的监生还说道:“我曾听到张敬修在言语中对圣人多有不敬,其曾言‘圣人之道不能言尽天下事,圣人之言亦多有错误’。”</p>

</p>

张敬修看着前边的监生,心道:之前与陈于陛的闲聊果然被有心人听了去了,还被添油加醋了。但他并不准备辩解。</p>

</p>

当下便有一些监生指责张敬修为狂妄之徒,竟敢指责圣人。</p>

</p>

见台下场面有些乱,赵贞吉面露不悦之色。</p>

</p>

学正在后面见了,喝道:“肃静。课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p>

</p>

听到学正的喝声,堂中一下了安静了下来。</p>

</p>

只听得赵贞吉道:“格物所得之理,与圣人之言有相悖之处,便需自省、自思、慎独。”</p>

</p>

众监生听了都连连点头,深感赵贞吉言之有理。</p>

</p>

而张敬修却道:“我等读书人,当要有实事求是之心,若所穷之理与圣人之言相悖,为何不能质</p>

</p>

不待他人打断,张敬修继续道:“刚有同窗言在下对圣人不敬,其实此非不敬也。读书人治学,当常怀质疑之心,若尽听圣人之言,只不过一木偶耳。</p>

</p>

古圣贤之言,不过为其时需要所言,或附和当时之事,然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事物人心岂是一成不变?后人将其奉为圭臬,将其中的一些无用之物当作宝贝,只会蒙蔽自已的灵知罢了!”</p>

</p>

张敬修这离经叛道之言,犹如洪水猛兽,惹得在场众多深信程朱理学的监生不满,皆欲与张敬修争辩。</p>

</p>

赵贞吉和边上的助教、学正皆是瞪大眼睛,惊骇地看着张敬修,他们实未想到张敬修竟如此大胆,敢当堂说出这样的话来。须知,国了监课堂中的言论是要记录成册的。</p>

</p>

若是在国初之时,张敬修当然不敢这么口无遮拦,那个时候要是敢在太学课堂中说这些话,那必定会被朱重八给咔嚓了。此时,国了监虽仍是国初之时的那套规矩,但真正执行的却是不多了。</p>

</p>

在众人惊骇之时,张敬修说出了自已的见解:“吾以为,对于圣人学问,于今适用者,当尽力扬之;不适用者,则当弃之。此即为扬弃也。</p>

</p>

我等读书治学,为的是经世致用。为此,我等为学,必得‘扬弃’不可。否则,明知圣人之言与格物、实践得出之理相悖,却仍以圣人之言为准,又如何能够求得真理!</p>

</p>

再有,今之学者,则无事乎读书穷理,言理学者,所读之书不过经书之章句,其穷之理不过字义之为。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时,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因此,对前人学问,岂能尽信?</p>

</p>

须知,唯有实践,方能求得真知。也唯有实践,才可检验自身所穷之理与圣人之言孰对孰错!”</p>

</p>

这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实践出真知’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p>

</p>

这也是张敬修对‘精一’的理解,一即为实,实便是客观规律。</p>

</p>

张敬修为何要当堂说这样一番话?</p>

</p>

一来,刚好今日赵贞吉讲到这‘十六字心传’,激起了他往日所思;二来,张敬修在穿越前读明史时,深知明中后期众多士人空谈死读,无能报国,是明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p>

</p>

因此,在这大明最高学府,张敬修不由将心中所思说了出来。</p>

</p>

说完之后,张敬修静静坐下,做好了与众人辩驳的准备。</p>

</p>

谁知,此刻满堂却是鸦雀无声,众人都是若有所思,就连赵贞吉都是一副深有所得的样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长安犹在

楚龙苏玥

佚名

女扮男装后我拿了大男主剧本

阿湛不在

我这个反派的马甲捂不住了[重生]

听童话

神医娘子她只想当咸鱼

长安陌语

第八封情书

余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