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 汤若望,甲申国难,玉召,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汤若望,字道未,崇祯三年开始任钦天监主簿,因为他的字“道未”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故而满朝文武都戏称这位汤主簿道未公。</p>
“汤若望?”</p>
朱慈炤愣住了,汤若望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有些名气的,窦玛丽、汤若望、南怀仁可是明清时期三大洋人,他们来中国传播天主教,并且修正历法预测天气,没事搞一些新奇的玩意,很受达官贵人喜欢。</p>
但是朱慈炤在听说这是汤若望的宅邸的时候,想的明显不是这些,是技术!</p>
虽说朱慈炤就是特种兵出身,但是对于火药的配方,对于火炮、火枪的制造还是有一定的欠缺的,况且这位洋主簿在崇祯九年的时候,还给朝廷造了二十门大炮,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人家还懂造望远镜(能看月亮的那种),所以,这位洋主簿很重要啊!</p>
就算是清螨清入主北京之后,这位汤主簿也是很受重用,一直担任着钦天监监正的职务,对,中国的老天有什么脾气,清廷安排了洋人负责观察。</p>
到位不?</p>
“爹,儿子有些事情......”</p>
思索了片刻,朱慈炤来到崇祯皇帝耳边,悄声诉说起来,众人皆不知永王又卖的什么关子,皆是疑惑不已,只见崇祯皇帝不时惊诧的看着朱慈炤,然后又不断地点头。</p>
商量片刻,朱慈炤一招手,分出十名锦衣卫,由朱慈炤带着向汤若望的宅邸的后门摸了过去。</p>
这是?</p>
众人不解,看向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却故作高深,只脸上含笑,看着朱慈炤一行人,众人没有从崇祯皇帝那得到什么,便再次看向朱慈炤等。</p>
只见朱慈炤猫腰来到那后门的墙脚处,和众锦衣卫交头接耳了一番,众人将衣角撕下蒙在了面上。</p>
嘶——</p>
这是要干打家劫舍的勾当?</p>
众人见朱慈炤蒙着面部,露出一双眼睛凶神恶煞,齐齐打了个寒颤。</p>
但不待众人细想,只见两名锦衣卫蹲下握拳,搭上人梯,朱慈炤脚下一蹬,一个翻身便直接翻进了墙内。</p>
好身手!</p>
众人见此,心中皆是暗赞。</p>
朱慈炤翻入墙内不一会,那后门便吱嘎一声打开了,朱慈炤向十名锦衣卫招了招手,众锦衣卫蒙面抽刀,跟着朱慈炤进入了汤若望的宅邸之中。</p>
半盏茶的功夫不到,宅子中便传来了呼喝之声,众人各个竖着耳朵细听,只听一像是永王的声音道:“爷爷们乃是李大王手下的大兵,专门做追饷助剿的营生,尔等主家我捉去了,若是想要捞人,奉上十万两白银,要不然一刀一个胳膊土里埋......”</p>
“爷,这是?”</p>
李文炳不解。</p>
崇祯皇帝却轻笑道:“永王言这汤若望,懂得火器制造之法,若能裹挟他一起南下,那定当是一大助力,即使不能得此人相助,也得将此人铲除,他说了种种好处,不禁让我也心动不已,便同意了......也不知这样是对是错。”</p>
火器?</p>
刘文炳心中一突,瞬间想起了崇祯十年那起火器之争,那年崇祯皇帝欲要下令废除现如今的武器使用,全都改用或改进火枪和火炮,但是因为朝臣强烈反对,国库又没什么银子,只得作罢。</p>
如果崇祯皇帝能在这次转变中坚持下来,说不定华夏四百年的历史终将在此改写。</p>
只可惜,历史没有重来。</p>
......</p>
不过事到如今看,这火器真乃是神兵利器,因为自从叛臣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投靠了清军,把明朝的红衣大炮以及相关的技术匠人带到辽东,明朝的边城是越来越难以守卫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