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海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藏着古天气秘密的砗磲,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渔歌海韵,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敖海源和几人开着电瓶车很快回到了码头附近。</p>

不敢再叫大姐开了,太刺激了!</p>

在一个丁字路口旁边,敖海源他们看到了海岛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贝壳博物馆。</p>

“这个房子有意思,刚才来的时候没注意。”小应她们新奇的看着这个房子。</p>

围墙上用木板写着:世界第一贝壳楼。</p>

“据说这个贝壳楼使用了500多个品种、100多万只流光溢彩的贝螺原壳打造。”</p>

敖海源看着这个贝壳楼忽然想到了老家的瓷房子。</p>

“对,没错,这就跟你老家那个瓷房子差不多。”李国胜在一旁说道。</p>

“不不不,这二者的意义不一样。”敖海源摆着手说,“贝壳楼是有自己的起源和历史,而瓷房子纯粹是为了营销而建,性质都不一样,何来差不多。”</p>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想到用贝壳造房呢?</p>

这还是跟以前的一些历史有关。</p>

在明朝的时候战乱不断,再加上当时倭寇入侵,当时的乱世导致许多房屋被战争所破坏。</p>

沿海的居民没有地方住怎么办?</p>

无奈之下,很多人便将这些海蛎壳作为墙,从海边搬来的大石头作为地基,建成了极具海边小屋的样子,再加上这些海蛎壳非常结实,当地有"千年砖,万年壳"的说法。</p>

不过还真别说,人们用这贝壳造的房子还挺结实,一般都是采用材料混合筑墙,墙的外层用的是杂碎土石,墙的内侧砌牡蛎壳,牡蛎壳图面朝上,每一层都重叠起来,用糯米水跟土搅拌之后粘接上了以后看上去跟鱼鳞一样一层一层的,极其壮观。</p>

“而且据我所知,这个贝壳楼的主人肖永生从1987年就开始建设,到现在已经历经36年之久。”</p>

“最重要的是,建成后,这个贝壳楼作为一家民间博物馆,是免费对外开放的。能力大小,决定我们拥有什么;格局的大小,才能决定道路能走多远。”</p>

“这话说的对,很有哲理啊!哈哈!”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身后笑着对敖海源他们说道。</p>

“呦,肖老!”张主任一回头就惊喜的喊道。</p>

“来来来,认识一下,这位就是贝壳楼的主人,肖永生肖老。肖老,这是敖海源敖教授和他的学生们,这次是应市委市政府的邀请,来岛上做休闲游钓渔业宣传调研的。”张主任热情的给双方介绍着。</p>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都会有自己的初衷,或为名,或为利。</p>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是土生土长的灵山岛居民。总有人问我为何放弃了安稳的工作,而去花费大量金钱精力建造贝壳楼,我只能对他说,灵山岛是我的家,我的家一直以来很少被外界所知,岛上的人本来就少,现在也越来越少,我希望做一个建筑能吸引人来旅游,让人口能够不再流失,留守老人也能吃饱穿暖。仅此而已。”</p>

敖海源不禁伸出手握住肖老的手,那是一双粗糙却有力的大手。确是这双粗糙的大手,建起了这栋有着百万只贝壳的独特建筑。</p>

“看您的这双手就知道,您为了这栋楼没少受苦。”</p>

“哈哈,当初的设想建造这个贝壳楼肯定会需要到大量的贝壳,如果都去买的话就成本太高了,我也没那么多钱,所以在每天没事的时候我都会去海滩上,捡被海水冲上来的贝壳。”</p>

“但是呢,还有一些特殊的品种是从国外买来的,贵的甚至花到1000多元一只,对于这些大个头儿的贝壳,我也只能找人帮忙运到岛上。”</p>

一边把敖海源他们往里带,肖大爷一边对他们说。</p>

“当然,建造的过程是痛苦却也快乐的。首先,挑选贝壳就挺烦人的,不是说同一种类的都能用,你要考虑大小是不是一样,外观有没有破损,最终五百万个贝壳里也只有一百万个合适的。除此之外,造楼不仅要考虑到每处装饰的寓意和颜色图案的安排,你还得粘贴呢。太紧太密的不行,我自己看着都恶心,麻应!太松太散也不行,不好看。要不还得摘下来重新再来。”</p>

抚摸着墙上的每一块贝壳,仿佛都能听到肖大爷建造过程的不易。</p>

“贝壳房”的大门两侧,由鲍鱼壳等五六种贝壳装饰而成,青色、白色交互辉映,个中红色点缀。而二楼的窗户,基本靠红色扇贝壳贴成。肖大爷说,那都是美国红扇贝。</p>

进了楼,敖海源一眼就看到了一楼和二楼之间镶嵌的贝壳。</p>

“这是?砗磲?”老敖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一幕。</p>

“对,好眼光。这是当年灵山岛上一位渔民打上来的,光活体就足有1000多斤,待砗磲只剩贝壳后也只剩下200余斤。当时我请了两个人抬到博物馆。当时砗磲在咱们国家还不算保护物种呢。”</p>

看着这个硕大的砗磲,淡定如老敖都忍不住生出撬走它的想法。</p>

悠悠的看了一眼大砗磲,老敖转身看向学生们。</p>

“你们都知道天气对于海洋渔业的重要性对吧,但如果要研究海洋渔业的变化,我们就不得不要清楚的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p>

“从16世纪中叶后,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气象观测仪器纷纷发明出来,比如1593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发明温度表,1643年意大利学者托里拆利发明气压表,1783年索修尔发明湿度表等等。这些仪器为建立气象台站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相继建立,形成了地面气象观测网。”</p>

“虽然人类发明温度计、气压计等气象观测仪器的时间有近400年的历史,但是早期的观测资料要么没有统一的标准,要么已经遗失,而且在地域分布上也比较稀疏且不均匀。高质量的气象站观测资料最长不过一百多年,大部分的气象站则不到100年。”</p>

“可这不足百年的气象资料对于准确了解地球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并预测未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为了弥补现代器测资料的短缺,自19世纪中期以来,地质学家们开始利用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生物载体,如冰芯、海洋沉积、树轮、珊瑚、湖沼沉积、石笋等,来重建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并由此诞生了古气候学这样一门学科。”</p>

“比如利用树轮的宽度重建某一区域过去数千年的温度或者降水变化;利用珊瑚年层的氧同位素和元素比值重建海洋表面的温度变化;利用黄土沉积的粒度来指示过去几百万年东亚冬季风的强度等等。”</p>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地质学家们成功地构建了过去6500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地球气候变化的框架。这些知识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地球气候历史的了解,让我们知道了地球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超级大冰期、超级大暖期,也存在过剧烈的冰期-间冰期旋回,还帮助我们理解了当前全球变暖在地球气候历史上的地位。</p>

“古气候学都听说过对吧,那么你们谁听说过古天气学?”敖海源问自己的学生们。</p>

对视一眼,几人纷纷摇头。</p>

“是古天气研究不重要吗?当然不是。”</p>

虽然地质学家们开发出了很多古气候研究载体,如但是他们能够提供的信息的时间分辨率都太低,通常为数十年到数百年,最高分辨率的载体如树轮和珊瑚,也只能到年或者月。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这些地质生物载体获取的,都是几百年平均,最多几个月平均的气候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理解地球气候(月及以上尺度)的变化,但是无法用于研究发生时间在日-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尺度的天气变化。</p>

这个时间跨度就像手机摄像头的像素,你说你拍个美女,模模糊糊的,能说她是个美女吗?只是看个大概,能看出肤白貌美大长腿吗?</p>

显然不能。</p>

而天气是大气物理特征的瞬时态,时间尺度通常以日、小时、分钟甚至秒来划分,比如一场暴雨、一个台风、一次寒潮等。</p>

既然天气研究很重要,现代天气观测资料又有限, 那为什么科学家们不像开发古气候学一样,开发出古天气学呢? 如果获得了过去温暖期地球天气系统的状态和变率的资料,对于预测未来全球变暖预期下天气系统的发展趋势显然是有利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能举报万物

必火

东瀛之祸

勿明

星际之为时代冠名

鱼秀啊

情难向北若爱向南

幼阿妹

牧兵

公子页

我能点化万灵

阿尘吃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