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心不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基本还完,清穿之躺赢,凉城心不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胤禛:“多少人还了欠款?”</p>
“回皇上,索额图一脉,明珠大人一脉,富察氏一脉……暂时还欠款的就这些。”</p>
胤禛听了一下,这些名单上写的大多都是这几年他动过的人,因为知道他些许脾性,心里清楚他既然有意要催债,必然要达成。</p>
他们也是怕了,家里又不是真的穷的揭不开锅,所以能还就还了,就想给他留了好印象。</p>
做法看起来颇有些胆小,但是不可否认,都是聪明的做法。</p>
第一批还银子的人胤禛必然要黑哥态度,让人家把吃进嘴里的银子吐出来,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p>
“梁九功,以后若是哪家小辈出息了,提醒朕。”总要给些实惠,但是前提是要真的有本事才行。</p>
胤禛看在他们识趣的份上,决定多留意他们家中小辈。</p>
吩咐这件事后,胤禛想了一下,便想起这些还银子的人家好像确实有几个还能用的,于是又发了圣旨,给他们往上调调。</p>
胤禛这事做的明白,任谁都看出来皇上这是在表明,赶紧还银子,若是还的早,兴许还有实惠得。</p>
至于还的晚或者不还,结果会如何,这个还真不好说。</p>
因为这件事,有些脑子还算清醒的,也都看着还了。</p>
十来天过去了,陆陆续续还了五六百万两银子,数字看着不错,但是胤禛知道,这些还不足四分之一。</p>
像是索额图这样借个二三十万两的都还算胆子小的,胆子大的借的多的累计起来有七八十万两。</p>
这样胆子大之人不多,但是这样的也有几个,还是都愿意还。</p>
剩下的有借五六十万两的、往下依次不等。</p>
加上顺治时期的欠款,一共约有近三千万两,基本上都是有借无还,借的有多有少。</p>
胤禛让人去查,发现好些借银子的家族都已经没落,除了租宅田产也没旁的,族人不争气偏偏还铺张浪费,爱面子,银子不够就去国库借,借了回去挥霍。</p>
这样的人家倒也不是特别多,基本上都是祖上功勋重臣,要不然没落下去也不敢去户部要银子,户部也不是是个人就借。</p>
胤禛查了一遍,然后让人疏理了一下,若是家中真的困难,借的又是急用,他便让人上门给定个归还的时间,他也不是真的不讲人情。</p>
但是前提是,这些人借的银子不能超过一万两,毕竟一万两若是不铺张浪费,也是够开销用的了。</p>
再者就是查了几个不事生产的家族,半强迫的他们归还了银子,不够的话给个规定期限,以后补上,有才干借银子还有理由,不干活还想过富贵日子,做白日梦呢!</p>
按照他上辈子的脾性,这样的家族必然给他抄了,这辈子他倒是明白了许多,抄家没啥用,最后还落得个狠辣无情的评价。</p>
他让人查家要银子,不光这样,他还让人在报纸上刊登,总得让老百姓知道他这个皇帝多不容易,往外借银子本是好意,结果他们拿着国库里的银子挥霍。</p>
被这么一宣传,老百姓确实挺同情胤禛这个皇帝的,都觉得他太仁慈了,天下是皇帝陛下天下,说句不好听的,在古代没啥人权,这天下之人皇帝有权决定他们的生死。</p>
这当官的就是皇帝的奴才,胤禛这个皇帝主子体恤臣子才允许他们借国库的银子救急,结果他们倒好,拿着皇帝国库的银子,行纨绔作风。</p>
老百姓不知道权贵人家讲究和体面,他们只知道吃饱穿暖就是人生大事,端听着那几万两,几十万两银子的数额,可不就觉得皇帝可怜。</p>
甚至还有人说皇帝太仁慈,要是一般人家,出了这样胆大的奴才,必然不给留活路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