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章 玄皇震怒,大宋小商圣,王云迪,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闻言,郑府管家焦急得差点落泪:</p>
“郑大人,此刻正是关键时刻,您不宜如此大张旗鼓,免得怒火烧得更旺。”</p>
“倒不如说,别再靠近危险的边缘试探命运了。”</p>
陈铭在心中修正了管家的话语,面上笑容依旧,接着说:</p>
“我的行动经过深思熟虑。”</p>
“现在可是多事之秋,最需谨慎。”</p>
“如果我们对此事视而不见,不予调查,父亲那边得不到任何消息,必定会产生猜忌。”</p>
“倒不如光明正大地展示我们的行动,这样反而能赢得信任。”</p>
郑府管家听罢,稍作思考,脸上的紧张稍减。</p>
他点头赞同,感叹道:“比起郑大人,我实在是目光短浅。”</p>
“您这次的举措,定能让陛下明白您的忠心耿耿。”</p>
话至此处,管家拱手一礼,开口道:“郑大人,小人这就遵照您的指示行事。”</p>
...</p>
次日。</p>
皇室书房内,气氛紧张如临大敌。</p>
太子陈标低垂着眼帘,昔日的微笑消失无踪。</p>
陈元璋果断决绝,端坐于龙椅之上,平静的面容下透出肃杀之气。</p>
“陛下。”</p>
此时,一位身着暗影卫队制服的卫士快步走入,双手递上奏章:</p>
“周郑边界的事已查清楚,涉事官员全数落网,请陛下裁决。”</p>
陈元璋淡淡问道:“老五那里的状况如何?”</p>
暗影卫队卫士面色不变,回答:</p>
“经调查,周郑与此事无关。”</p>
“只有他的下属河川管理局与胡惟庸有轻微瓜葛。”</p>
“但他们之间的勾结并不深。”</p>
“很好。”陈元璋冷声道,“罪犯及其家属全部流放远方。”</p>
“老五平日生活简朴,这笔钱就交给他自行处置吧。”</p>
“是,陛下。”</p>
卫士说完,转身退出书房,恢复了宁静。</p>
“太子。”陈元璋转向陈标,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p>
“老五的事情也查清了,还算清白。”</p>
“一会儿,老六的晨间情报就会送来。”</p>
“你觉得老六那边会有多少违法的官员呢?”</p>
听见陈元璋问话,一直低眉的陈标抬起了头...</p>
陈元璋瞥了一眼陈铭,察觉到他眼神深处藏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微妙笑意,心中明白,陈铭的状况并非表面那般淡然。</p>
陈标沉思片刻,笑容中透出一丝神秘。</p>
“六弟的土地,乃天地财富汇聚之处。”</p>
“既如此,必定混沌生灵并存。”</p>
“想来,其领地内不安分的异类不在少数。”</p>
“但我坚信,陈铭领土的官吏们不会轻举妄动。”</p>
陈元璋闻言,眉峰微挑。</p>
不待他发问,陈标又好奇地续道:</p>
“父王,胡惟庸之案牵扯甚广,举国惶恐。”</p>
“而六弟平素行事荒诞。”</p>
“此番动荡,恐怕会让六弟心生惧意。”</p>
“是否需先派使者前去抚慰一番?”</p>
“何须安抚?”陈元璋轻哼一声,略有愠色:“你一提他,我便想起日前他送来的奇物——双轮马车,朕已与你说过,这顽劣小子竟在朕的坐驾旁加上了额外的轮子。”</p>
“他以为朕是那驾驭不了双轮马车的老朽吗?”</p>
“这次,朕定要让他知晓敬畏。”</p>
即便此刻气氛凝重,陈标仍不禁轻笑出声。</p>
见陈元璋投来责备的目光,陈标忙收敛笑容,低头恭顺,静候佳音。</p>
然而,一炷香的时间悄然流逝。</p>
门外依旧没有动静。</p>
“奇怪。”</p>
陈元璋微微皱眉,提高了音量:“来人。”</p>
话落,礼部的宦官疾步走入,跪在陈元璋面前。</p>
陈元璋看向他,问道:“楚地的动静可有消息传来?”</p>
宦官不敢直视,只是答道:</p>
“陛下,尚无消息。”</p>
“陛下,楚地的消息来了。”</p>
门外传来声音。</p>
陈元璋眉头舒展开来。</p>
“进来。”</p>
话音刚落,传递情报的锦衣卫大步踏入,跪在陈元璋跟前。</p>
锦衣卫的神色略显古怪。</p>
“陛下,调查过后,楚地并无官员与胡惟庸有所勾结。”</p>
“怎么可能?”</p>
陈元璋眉心一跳,凝视着眼前的锦衣卫。</p>
语气中满是震惊:</p>
“一个都没有?”</p>
“这个……”锦衣卫的面色微变,随后开口:</p>
“若严格考究,在与楚地盐铁航道交通相关的衙门中,确有官员与胡惟庸暗通款曲。”</p>
“但这些官员并不属于楚地的领地。”</p>
陈元璋脸上惊骇之情无法掩饰。</p>
此时,众人皆低垂着眼帘,无人注意陈元璋的神情变化。</p>
他张了张嘴,只说出一句“朕知道了”,便让礼部宦官与锦衣卫一同退下。</p>
待书房的门再次关闭,陈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诧异,立刻转向陈标问道:</p>
“为何陈铭的土地上竟无一人为胡惟庸所拉拢?”</p>
说到这里,陈元璋忍不住低声自语起来……</p>
"这绝非易事,与逻辑相悖啊。"</p>
"莫非老六的领地上下,团结得犹如磐石一般坚固。"</p>
"连我的影侍卫队都被他们瞒过了。"</p>
"父王多虑了。"陈标望了一眼明显不同于往日冷静的父王,不禁笑道。</p>
"父王难道忘记了《大明启示》报吗?"</p>
陈元璋听出弦外之音,微微皱眉,重归座席。</p>
"《大明启示》确实每数日便会监察城府和官员的动态并公之于众。"</p>
"确实如此。"陈标轻轻颔首,笑容未变。</p>
"六弟在京都内外并无深厚人脉网。"</p>
"所以他们的报道通常无关痛痒。"</p>
"但楚地可是六弟的领地。"</p>
"他对官员的一举一动必然了如指掌。"</p>
"因此监督自然更为严苛。"</p>
"何况,《大明启示》是六弟亲手创立的。"</p>
"就算受监察的官员心有不满,也无法像在京都或其他地方那样对报社施加压力。"</p>
"于是,既然无法掩盖,他们只好自我约束,接受六弟的监督。"</p>
"但这仍有违常理。"陈元璋皱眉更深。</p>
"我麾下的影侍卫搜寻罪证也费了不少时日。"</p>
"老六,这《大明启示》究竟有何神通,竟比我的影侍卫还强大?"</p>
www.yqxsg.cc。m.yqxsg.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