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在晋
惠子52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王在晋,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惠子521,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午后,王在晋被一群小太监簇拥,无暇顾及身旁巍峨的宫城,呼吸急促,目光深邃。</p>
年少得志,二十五岁便高中进士,初任中书舍人,踏入仕途,渐渐赢得万历皇帝的赏识,独掌一方政事。</p>
天启年间,他依旧“深得帝心”,被召回京城,孙承宗离职后,接掌兵部。</p>
然而好景不长,仅数月时间,因“党争”压力,他愤而辞职。</p>
正当他认为这辈子再难重返朝廷中枢时,传来天启皇帝驾崩的消息,紧接着新天子召他回京辅政的诏令随之而来。</p>
刚刚踏入京城,tianzi便赋予他重责,命他审查兵籍,整顿京师军队,如今更让他重返兵部任职。即使是如此冷静的他,此刻内心也无法平静,对身边宦官的恭维之词充耳不闻。</p>
...</p>
...</p>
"京城内外,爱卿想必已有所闻,关外的waimenggu正在暗中蓄力,对此你有何见解?"</p>
等到大臣恭敬地坐下行礼,朱由检坐在桌案后,迫不及待地追问。</p>
王在晋闻言,惊讶地望向桌案后的tianzi,他万万没想到tianzi首先询问的,不是他费心整顿的京师军营,也不是日益衰弱的辽东,竟是这些年相对安分的蒙古。</p>
短暂的沉默后,他整理思绪,抬头直视tianzi:"陛下,臣以为,这些menggudazi恐怕只是觉得我大明国运动荡,故而虚张声势。"</p>
"哦,是吗?"</p>
朱由检的兴趣被挑起,王在晋的胆识让他意外。在建州女真崛起之前,蒙古人一直是明朝的心头大患。</p>
但在王在晋口中,蒙古似乎变得"不足挂齿"。</p>
要知道,万历晚期,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曾率军攻打广宁,震撼朝野。</p>
然而随着努尔哈赤的崛起,蒙古大汗为避其锋芒,带领察哈尔部"西迁",极大地减轻了明朝边疆的压力。</p>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言论过于"耸人听闻",王在晋没等tianzi回应,立刻接着说:"自隆庆和议以来,草原上的蒙古人已失去往日的威猛,虽偶有侵扰边境,但威胁已大为减弱。"</p>
"如今,辽东的建奴势力如日中天,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远遁青海,与我大明相邻的内喀尔喀部又一直恭敬有加。"</p>
"关外蒙古的动静,或许是空穴来风。"</p>
说完,王在晋谨慎地瞥了眼桌案后的tianzi,他明白这样的观点若在朝堂上提出,将会引起怎样的波澜。</p>
即便他以"直言不讳"着称,此刻也难免感到忐忑。</p>
"朕听说边疆卫所形同虚设,有些军官无视朝廷禁令,与蒙古商人勾结,走私兵器铁器,此事是否确凿?"</p>
tianzi的声音在暖阁中平静地响起,却让在场的人脸色骤变。</p>
大明历经两百多年,边疆卫所的颓废已是公认的事实,但"私通蒙古"是叛国重罪,绝非儿戏。</p>
"朕在恭顺侯府发现了一些线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