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会(下)
陶文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朝会(下),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陶文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时武帝曾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朕深以为然。朕初登大宝,意图振兴功业,一统海内,最需要的就是人才。”</p>
“可如今九品中正制下选出的人才不少德不配位。是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昔日东晋之时甚至有连兵书都没读过的文人莫名其妙的当了将军!这样的制度不改如何得了。”</p>
“朕拟在全国推行科举,每年秋天在各州举行乡试,由各州刺史主持,乡试成绩优异者授予举人头衔,既可参加每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也可等待吏部统一授官。会试由丞相或三省长官主持,成绩优异者授予贡士头衔,可参加殿试。殿试在皇宫内举行,由朕亲自定下名次,授予进士头衔。”</p>
“考试的科目为明经、策问、明法、明算四科。明经科考察四书五经,进士可入门下省、礼部、吏部、兵部补缺;策问科考察国家政务,进士可入中书省补缺;明法科考察朝廷律法,进士可入御史台、刑部补缺;明算科考察算学,进士可入尚书省、户部、工部补缺。”</p>
刘寒在皇位上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此时的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倒不是他们没有意见,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接收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一下子没有缓过来而已。</p>
科举制站在现代的角度来说绝对是落后的,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绝对拥有超越时代的优越性,除了提供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打破士族对官场的垄断。换言之,他这简直就是是在掘士族的根。故而从他开口的一刹那他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世家大族臣子的狂风暴雨。</p>
果然,在沉默了半晌后堂下就开始大臣小声讨论,不多时就有人出列谏言。</p>
“启禀陛下,九品中正制乃是祖制,这么多年执行来都没有出现过大问题,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者到底是少数,朝中文武大员大多是九品中正制下推选出来的,不也是国泰民安吗?臣叩请陛下收回成命。”</p>
说话之人刘寒早有预料,正是他刚刚任命的宰相,中书令萧思话。他作为士族的政治领袖这个时候不说话下朝以后恐怕要被那些士族活活喷死。</p>
“还有人是同他这样想的吗?”刘寒神色不变,继续问道。</p>
堂上众臣看见萧思话谏言,心中便都有了底气,一个接一个的附和着。就连很多寒门出身的大臣都因为害怕遭到士族的报复也跟着一起附和。最后放眼大殿之内,支持他刘寒的只剩下了侍中刘秀之和中书舍人董元嗣了。</p>
刘寒看了看台下众臣,又看了看刘秀之和董元嗣二人,从座中缓缓起身。</p>
“没想到朕这一继位,就沦为了孤家寡人了。”刘寒失笑道。</p>
堂中大臣看着这位含笑的天子有些头皮发麻,根本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只是默默的低着头。</p>
“陛下,满朝文武支持九品中正制乃是出于公心,是为了我大宋,陛下……”</p>
萧思话颤抖的出言,可话还未说完,就被刘寒厉声打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