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观测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寇准抗辽.,中国历史故事,文明观测员,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这些声音,寇准坚定地对真宗说:“陛下,此刻正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您作为一国之君,若在此刻退缩,将士们的士气必将大受打击,挽回败局更是无从谈起。但如果您能亲临前线,将士们必将受到鼓舞,转败为胜的希望便大增。”</p>

与此同时,时任殿前都指挥使的高琼也站了出来,力挺寇准的观点,劝说真宗继续前行。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真宗终于下定了决心。</p>

然而,当抵达澶州南城时,真宗又陷入了恐惧之中。澶州被黄河一分为二,北城正面临着辽军的猛烈进攻。真宗只想停留在相对安全的南城,不愿冒险渡过黄河进入北城。无论寇准如何劝说,真宗都难以克服内心的恐惧。</p>

无奈之下,寇准只得向高琼求助。两人一同面见真宗,高琼直言不讳地对真宗说:“陛下,如果您想逃到江南避难,那么军中的将士们是不会追随您的。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都留在开封城,他们不可能抛下自己的亲人独自逃生。因此,请陛下打消后退的念头,立即渡过黄河前往澶州北城!”在高琼的坚定劝说下,真宗终于鼓起勇气,决定渡过黄河,亲临前线指挥作战。</p>

在真宗身边,还有一位名叫冯拯的枢密院事。当高琼以直率之语激励真宗时,冯拯却严厉地责备高琼对皇上的不敬。对此,高琼毫不客气地反驳:“冯大人,您虽位居高位,但您的职责在于谋划和书写,而非亲临战场。若您仅凭笔墨便能击退辽军,那又何需我等将士浴血奋战?”言罢,高琼不再理会冯拯的责备,径直命人备好车驾,将真宗送往了澶州北城。</p>

当北城的将士们看到真宗真的出现在城楼上时,他们心中的恐惧与不安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欣喜与斗志。这股士气如燎原之火,迅速在军队中蔓延开来,北宋军队也因此一扫之前的颓势,开始在对抗辽军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p>

不久后,张环将军在战场上更是凭借一箭之威,射杀了辽军大将萧挞凛,这一壮举让辽军士气大挫,一蹶不振。宋辽两军因此进入了对峙状态,辽国的萧太后见局势不利,便主动向真宗提出了议和的要求。这一提议正中真宗下怀,他本就不愿再与辽军纠缠下去。</p>

然而,对于议和之事,寇准却坚决反对。他认为这是对国家尊严的践踏,是对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背叛。但朝中的妥协派却借机污蔑寇准有起兵谋反之心,面对这样的污蔑,寇准虽心中坦荡,但也深知无法与这些败类争辩。最终,他不得不妥协,同意了“澶渊之盟”。这一盟约虽然为北宋换来了暂时的和平,但却要求北宋每年向辽进贡大量财物,这无疑是对北宋的极大剥削。</p>

在“澶渊之盟”的约束下,宋辽两国进入了长时间的和平共处阶段。但寇准在朝中的地位却日益下降,两年后被迫辞去了宰相一职。十余年后,他虽再度入朝担任宰相,但依旧无法摆脱被排挤的命运。几年后,寇准被贬至衡州,在忧郁与病痛的折磨下离世。</p>

寇准去世后,他的妻子宋氏将他的灵柩运回洛阳。沿途的百姓为表达对这位忠臣的敬意与哀悼之情,纷纷在地上插上竹子祭拜。这些竹子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茁壮成长成一片竹林人们将其称为“相公竹”并在竹林旁建起了“寇公祠”。明朝文人戴嘉猷途经此地时深受感动写下了“万古忠魂依海角,当年枯竹到雷阳”的诗句来歌颂这位一代名相寇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HP:霍格沃茨之蛇

彤淼淼

嫡女重生归来,假白莲彻底慌了

如意得福万岁

转卖婚约后我逆袭了

我爱桂圆宝宝

重生:放开那个女混混

说不准

我自江湖来

七耳在右

我有一只幸运怀表

欣的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