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獴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2章 方孝孺要走,去大明扶贫,飞獴在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楚材啊,我们现在有多少兵力?”</p>
“回殿下,辽东、辽北六大护卫加上辽阳、金州、安东、建州四卫,十卫兵力大约在五万人左右,其中安东中护卫和辽阳卫、安东卫都不满编。”</p>
“这些兵力够不够用?”</p>
“以我们的装备水平,够是够的。只是这样一来,军费都由辽王府承担,每年不下六百万两银子。辽王府的一半收入都得拿去养兵。朝廷现在可是舒服得很啦。”</p>
“养兵确实费银子,我在考虑,辽东两路出击帖木儿汗国,大获全胜,至少让帖木儿十年之内不敢再呲牙。按照我们现在登记的人口,大约四百六十多万人,按一百人养一个兵,辽东兵力是不是该再减少一些?”</p>
“辽东都司倒好说,辽北都司管理面积太大,兵马少了顾不过来。”</p>
“一些不重要的城镇可以交给巡防营去管理,一些后勤保障任务也可以交给预备役去搞。”</p>
“殿下所言极是,不知殿下准备裁减多少兵马?”</p>
“辽东只有四百六十万人,我们就只养四万六千人的兵马。好几年没有进行老兵复员工作了,今年先复员两万兵马,同时再补充一万六千新兵。”</p>
“养兵确实费钱。养一个义务兵每年只需要花三到四两银子的津贴,成了志愿兵之后,薪水就得涨六、七倍,再加上其他津贴,养一个五年以上老兵,平均每年要比养一个义务兵多花四十两银子。如果每年从预备役和部落兵中征召一万五千人的义务兵,光人头费一项每年大节要节约六十万两银子。”</p>
“你只算了经济账,今后要学会算社会账。一些部落长大的孩子一不种地,二不读书,天生就是打架的胚子。不让他当兵,不仅浪费人才不说,反而成为治安隐患。总不能他们又回到吃完了抢,抢了就造的老路上吧?”</p>
“还是殿下考虑周全。那我就从蒙古各部中可以召三千骑兵和一千步兵,从其他部落中招募一千骑兵和三千步兵。其他兵员人数交给内地移民。”</p>
“张石和柳升快要回来了,你先从金州卫和海军开始,复员和征兵工作同步进行。”</p>
“是。我马上去落实。”</p>
等曹楚材退出去后,方孝孺又进来了,鼓足勇气,拿出太孙的信,向辽王辞行:“殿下,臣恐怕不能为殿下效力了,太孙召臣回去。”</p>
“什么……”</p>
听说方孝孺要走,辽王感到很突然,也很是不舍。</p>
这几年方孝孺不仅把沈阳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辅助辽王进一步完善了整个大辽东发展的规划,还是很有功劳的,符合辽王的思路,也是他手下最优秀的项目经理。</p>
再加上方孝孺有江南士林领袖的光环,把他往沈阳一放,就像在鸡窝里放了一个鸡蛋一样,能起到引窝的作用,会吸引内地人才跑到辽东这个鸡窝里下蛋。如果放这家伙走了,这鸡窝凉了怎么办?</p>
辽王死死盯着方孝孺,好像想从他的表情上读懂一些东西。</p>
方孝孺迎着辽王的目光,好像也在审视辽王,目光十分坚定。</p>
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对辽王虽然尊敬、钦佩,但没有达到黄湜那样崇拜到拜师的程度。</p>
他觉得,辽王虽然天纵奇才,毕竟只是一个地方诸侯,而且时不时的犯病,说不定哪天就没了。</p>
有时候,辽王又特立独行,不拘一格,让他很不适应,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p>
他经过在辽东的几年历练,觉得也跟辽王学了不少东西,还是想回到朝堂上对整个大明呼风唤雨。</p>
那里才是他发挥才干的地方。</p>
“唉!”</p>
辽王看了方孝孺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面对方孝孺的请辞,他不好强留,只好和这位江南士林领袖又聊了半天,东拉西扯,分散他的注意力,希望他继续留在辽东为自己效力。</p>
“正学先生,我刚才还在想,今年咱们一起再努把力,争取让整个大辽东人口达到六百万以上哩。”</p>
“能继续跟随殿下效力学习,自是臣的福气。只是臣来辽东之前,已与太孙有约,以三年为期。倘若今日负于太孙,明日恐怕也能负于殿下。殿下也不会要我这等朝秦暮楚之人。”</p>
“你那带来的十七个礼部官员不会也跟着你走吧?”</p>
“说来惭愧,这些人虽说跟着辽王学了些皮毛,但也有些人手脚不干净,喜欢多报账。李严已经多次向臣反映。他们都想跟臣回去。”</p>
方孝孺说的也是事实。大明官员薪水本来就低,六部之中,礼部工作最虚,油水也最少,算是中央机关公务员中最没有保障的低保户。</p>
在组织招待活动中,他们或多或少会多报些菜品、酒水、车马费之类,免得妻儿跟着受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