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柔筹风靡京城
颜丑文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3章 柔筹风靡京城,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颜丑文良,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延寿教在淮扬道和荆襄道的计划都是从修房子开始,淮扬道多了修煤渣路。</p>
彭秋东要求安右道里的煤渣路必须延伸到他现在所在的秋庄县,然后从秋庄县再往南修,优先修出一条商道来。</p>
这个计划很显然需要的时间不短,真的要修一条长长的商道,几年时间下不来。但周宇不会驳他的面子,修他当然会派人认真修。但是修路的投入和速度肯定是和他在淮扬道的利益多少密切相关。</p>
如果延寿教在淮扬道的利益足够大,不用彭秋东催,周宇自己就会将投入扩大,将修路的速度加快。</p>
以彭秋东的态度来看,延寿教在淮扬道也闯出一片天的概率不小。</p>
延寿教在淮扬道和荆襄道的发力让两地的民众蜂拥加入为延寿教工作。虽然秋收刚过不久,大家似乎都还有粮可吃,但是没什么人口袋里是有钱的。每年夏收秋收都会把底层民众大部分的钱粮都刮得七七八八。</p>
为延寿教做工别说吃喝比别家强,延寿教愿意日结给大家钱,不仅不拖欠要是本来就想买些东西的,直接就在延寿教在工地附近设的铺子里买上,反而比进城买更便宜更省力。</p>
为了在淮扬道和荆襄道打开局面,延寿教并不强制推广寿字币,特别是1文铁钱绝不会像在安右道那样有点强行推广的味。大多给这两地的人选,要是想要铜钱就拿铜钱,要是愿意用寿字币延寿教的人当然会说两句好话,给个笑脸。</p>
荆襄道、淮扬道的银行和在各处工地附近流动的临时银行给民众提供着兑换便利,也让寿字币静悄悄地侵蚀到这两省。</p>
两省赤贫的民众在延寿教的工地上吃了几天饱饭之后纷纷加入延寿教,一些仍有些财产挂念不能加入延寿教的民众,也考虑了一下加入民兵。</p>
延寿教的民兵刚加入的时候都是干活半天练半天,一日三餐的同时还能让大家吃饱,所以吸引了许多人。</p>
在加入民兵的时候就会提前告知他们,这种条件到时候肯定要上战场,如果到了战场上不敢打仗,是要被督战队杀死的。一日三餐吃饱,只用干半天活这种条件可不是白来的。</p>
虽然有人害怕今后上战场,但也总有人平日里已经被欺辱够了,觉得进民兵里吃饱饭把体格练起来,还有了袍泽,今后没人敢欺负自己,自己也能保护家人。</p>
因此在底层家庭里,家里有还不能干重活却很能吃的半大小子,因为孩子多干脆就被大人塞进了民兵组织里,让他们跟着延寿教吃饱饭,至于上战场什么的,比起饿肚子来说远得很。</p>
延寿教很欢迎这些半大小子,因为岁数不大又在发育期,只要给他们吃饱饭他们就对延寿教有着很深的依赖。再给他们扫盲以后,这些人今后就会成为延寿教忠实的教徒,比起半路加入延寿教的人要坚定得多。</p>
现在冕州人吃饭的时候,玉米、土豆、红薯占比很大,一个是大家都贪新鲜,另一个就是它们产量高,在心理上觉得吃它们省钱,而且味道也不差。只要掺着主粮吃,大家都觉得仿佛赚到了一般。</p>
三种作物此时只外溢到了冕州周围地区,已经有一些人吃过它们之后准备尝试种植了,也有一些人不信邪吃了发芽的土豆和坏掉的红薯中毒拉肚子,好在没有死人,算是给民间那些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人提了一个醒。</p>
三种高产作物丰收后大多数掌握在延寿教手里,当然都会掺到食堂的饭菜中和主粮一起给大家当饭菜,一下子替延寿教省下了许多主粮消耗。</p>
省下的粮食正好被延寿教拿来用在了两省的建设工程上。就算是彭秋东也挑不出毛病,只有大加赞扬。</p>
其实彭秋东在内心深处是有些害怕“人走茶凉”的,延寿教的大本营终究还是冕州,安右道的韦州算是冕州的外围区域,受到的福泽较其他地区更多。可同为安右道的宪州和乾州,乾州因为南方民乱入侵事件之后才得到延寿教的大力投资,宪州要不是靠海延寿教开始海贸,两州还不如冕州隔壁安江道以及宣庆道的赐庆县绵庆县更受延寿教青睐。</p>
看穿了这些,离冕州更远的淮扬道凭什么要周宇像对待冕州及冕州周边区域那么对待呢?凭彭秋东的面子?这东西也是消耗品,用多了就不值钱了。</p>
因此,延寿教真的应他的邀请过来帮他解决问题,彭秋东在心里还是感谢的。</p>
延寿教一来,原本淮扬道向安右道迁移的人口流动立刻就少了一大半,因为大家突然就有饭吃有工可做了,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就离开家乡。</p>
同时在彭秋东和周宇的双重保证下,安右道和南方的陆路商贸重新恢复通畅,特别是淮扬道本地的商人欢欣鼓舞重新出发,他们给彭秋东送重礼不就是为了这个嘛。彭大人作为前安右道观察使,上上下下面子都有,淮扬道的商人们要是能经他的介绍去安右道做生意,要轻易许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