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伏戎于莽(下),唯有华夏,张天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没有回到自己的屋子休息,而是叫上了自己的亲随,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后,彻底离开了这里。</p>
从相和的氏族随晖月一起北上驰援后,他与总头目巴务相之间,就产生了些许隔阂。虽然在平素的交往中看不出什么端倪,可一旦二人有了不同的意见时,巴务相便会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p>
但如今在商讨军机要务时,话没说完便被打断的情况,在以往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因为相和在这个管理团队中,一直扮演的都是谋士的角色。</p>
当一个谋士连说话的权利都被剥夺时,他也就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的意义了。</p>
当巴务相收到了相和离营北上的消息时,他只是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随口对来报者说道:“不用理他。”</p>
“回去的正好!免得在这里分功!等我尽得蜀地,班师北上之日,定叫那三个氏族以伏地之礼相接!”这是自认为早已胜券在握的巴务相,憋在心中之语。</p>
翌日深夜,第三天的黎明马上到来之际。</p>
这雾虽如渔伯所料,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但从目前的能见度上来看,似乎有提前散去的迹象。</p>
从那场战斗后,蚕丛便经常会不分昼夜的立于中军帐外的高塔之上,默然南望。</p>
这座本来是用于纵观战场局势 ,好做出相应调度指挥的高塔,在这两天几乎变成了蚕丛的坐卧起居之所。</p>
若不是他的那张定制版“石棺”太沉,不好拿上去的话,估计他还会直接睡在上边的。</p>
蚕丛早就料到了巴族迫于形势,必定会压上一切与蜀族决之一战。</p>
只是没想到这一战会来的如此迅捷。</p>
若不是巴族来犯的时间,恰好与这场渔伯预报范围内的雨后浓雾重叠,蚕丛是绝不会贸然选择与巴族正面抗衡的。</p>
虽说战斗开始的时间不在蜀族意料之中,但战斗的结果对蜀族来说,却是极好的。</p>
首先,正是因为有了这次对敌,才使得主帅鱼妇再度认清了蜀族身体素质上的不足,从心理上彻底接受了蚕丛的战略。</p>
然后,是通过这次对战,在一定程度上为蜀族全军平添了许多克敌信心。</p>
毕竟在以往这种与巴族硬碰硬的作战中,蜀族的战绩几乎是全败的。</p>
最后,在交手过一次,并且以平手之姿去实施接下来的诈败计划,要比第一次交战就诈败更有说服力。</p>
并且实施起来,容错率会更高一些。因为常战常败的蜀军,在佯装逃跑的过程中,一不留神很容易就弄假成真了!</p>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经过此番战斗,这个诈败的计策很容易被蜀族军士理解成为,是因为打不过巴族所以领导们要带头逃跑的借口而已。</p>
君别时我心随行,君归日南风骤起。</p>
当蚕丛第无数次将那面被风吹的遮挡在自己脸上,画着蜀族图腾的旗帜,从眼前拂开时,那个他心念之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p>
若不是这阵南风吹淡了眼前的雾,深夜之中,他也无法看见远方那一抹闪烁跳跃的红。</p>
(本章完)</p>
(《周易·同人卦》:</p>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p>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