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北地生变
宇十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北地生变,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宇十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月十六日,国子学开学,国子博士车胤开讲《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杨安玄坐在讲堂中,心知车师是在借机点化自己,要自己用心读书,成就仁德。</p>
只是身逢乱世,百姓朝不保夕,仁德怎行;唯用快马长槊平定狼烟,天下太平后,手握天下权柄,仁德方能施行。</p>
杨安玄嘴角牵动一丝苦笑,努力做个权臣,这一点自己大概跟恒司马的想法相同吧。道不同,自己恐怕要让车师失望了。</p>
车胤离去,许多同窗朝阴敦而来,寒喧见礼、请教学问、攀附交情、请客吃饭。</p>
京中果然没有秘密,看来阴友齐升官、阴慧珍入东宫的消息已经传开,阴家俨然成为新贵。</p>
看着阴敦笑着与众人寒喧,一时怕是脱不开身,杨安玄不再等候,径自回了居舍。</p>
直到戌初阴敦才被人簇拥着回到住处,杨安玄听到隔壁嘈杂的人声,过了一会才逐渐离去。</p>
杨安玄耳目灵便,听到从阴敦屋内传出鼾声,莫不是醉酒睡下了。</p>
正要起身前去看看,鼾声止歇,片刻之后阴敦出现在门前。</p>
杨安玄笑道:“阴兄这是装睡赶客啊。愚泡了茶,饮些解酒。”</p>
阴敦在席上坐下,苦笑道:“愚总算明白在阴家堡众人向你敬酒的滋味了。”</p>
阴家堡杨安玄写下《别赋》后,众人纷纷敬酒交好,杨安玄只得装醉。</p>
两人对视一眼,抚掌哈哈大笑。</p>
端起茶饮了一口,阴敦冷声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初来国子学,亦是这些人对愚极尽嘲讽,今日知我阴家欲起,就不顾脸面前来逢迎,真是让人发笑。”</p>
“阴兄能与他们谈笑晏晏,这养气的功夫深得阴伯父真传。”杨安玄笑道。</p>
阴敦放下茶杯,正色地看着杨安玄道:“安玄,自相识以来,你我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今日这些人请愚,请的无非是家父的官位和慧珍的身份,愚知安玄不喜与这些人虚与委蛇,所以没有叫你。”</p>
杨安玄笑道:“既是知己,何须多言,以茶代酒,阴兄请。”</p>
两人举杯一饮而尽,相视而笑,知己情意尽在不言。</p>
阴敦慨叹道:“相识两年多,安玄对愚、对阴家相助甚大。”</p>
杨安玄笑道:“阴兄,你我之间何须客套,阴杨两家互为助力,何分彼此。”</p>
阴敦目光迥迥地看着杨安玄,道:“愚兄一直以来有个心愿,愿与安玄结为异姓兄弟。愚知安玄乃鲲鹏之才,不敢开声高攀,今日借了酒兴冒然提出,还望安玄成全。”</p>
杨安玄伸出手,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p>
…………</p>
正月二十八日,黄道吉日,诸事皆宜。</p>
香案设在阴家厅堂,杨安玄和阴敦都换了新衣,青衫年少,意气风发。</p>
阴友齐特意告了假,在家中观礼,杨尚保专程从堂邑带了杨育前来观礼。</p>
两人朝香案跪拜,盟誓结为兄弟,阴敦年长为兄,两人分别向阴友齐、杨尚保见礼。</p>
在杨尚保看来,阴友齐即将升任给事黄门侍郎和太子右卫率,这两个官职都是天子亲信人担任,更不用说阴家有女成为太子侧妃,阴家腾达就在眼前。彡彡訁凊</p>
阴家被天子信重,那育儿今年定品阴中正的话语权便更大了,杨尚保在心中悄悄地把五品上限调了调。</p>
阴友齐看着行礼的杨安玄,欣然道:“安玄,你与敦儿结为兄弟,从今以后亦如吾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常来家中坐坐,伯父亦想与你多聊聊。”</p>
后院,阴慧珍对着悬在墙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轻无人知地喊了声“玄哥哥”。</p>
…………</p>
皇城建康宫,第二重宫墙是朝庭官署重地。尚书省,别称台阁,位于东侧,有门向南通外。</p>
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令,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兼任,真正理事的是尚书左仆射王珣和右仆射谢琰,下设有吏部、祠部、度支、左民、五兵等五部尚书,分管天下诸事。</p>
五兵部尚书官廨,外兵侍郎董怀拿着封公文急匆匆地来见尚书杜含。</p>
杜含正不紧不慢地品着茶,昨夜在府中宴客,请了迎春楼婍云娘子演唱《梁祝》,称得上绕梁三日。</p>
耳边仿佛还回响着绮云凄婉的唱腔,“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杜含摇头晃脑地在心中学唱着,很是迷醉。</p>
自打宫中传出《梁祝》之曲后,各妓楼纷纷找门路向魏郡太守赵牙索要戏本,秦淮河畔的妓楼若是不会唱《梁祝》,免不了要被人看轻一等,便连京口、江陵也开始在传唱《梁祝》了。</p>
侍郎董怀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杜含一皱眉,放下茶杯,轻声斥道:“董侍郎,何事惊慌,可是燕、秦兴兵南下了?”</p>
董怀将手中公文呈上,道:“杜尚书,扫虏将军杨思平奏报,燕主慕容垂召高阳王慕容隆率京进京(中山城),燕国士气大振,燕主宣布北伐。二月,燕主命征东将军平规征募冀州兵马,平规率博陵、武邑、长乐三郡叛,据守鲁口。”</p>
杜含伸手接过公文,展开细看,笑道:“燕国生乱,于我朝是好事。燕代相争,我朝正可坐看其两败俱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