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招纳英才
宇十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招纳英才,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宇十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晚间,杨安玄出言招纳,王镇恶顺势应允,准备先回荆州夷陵向叔父禀明,过年后便来许昌投奔。</p>
…………</p>
十二月二日,杨安玄回到许昌城,一大堆的事物积在案头。</p>
主簿钟荣与杨安玄接触不多,听闻杨安玄行事霸道,故而行事谨小慎微,稍大点的事务都留待杨安玄做主。</p>
杨安玄看着堂上大群抱着公文案牍等他批复的官吏,苦笑道:“官府有制各司其职,诸公不必事事请示,只要一心为公自可放手施为,但有无心之错愚也自会包容。”</p>
看到众人面露喜色,杨安玄又敲了敲警钟,道:“魏循行,督察属吏,核检不法是你之职,若是有人作奸犯科,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愚定当严惩不怠。”</p>
杨安玄扫视着堂下诸人,道:“愚邀请圣人后裔在鄢陵讲学,选用了一批才学之士,年后将会充实到府县各个衙门中,特别是循行职责重大,愚有意增加府、县的循行功曹史数量。”</p>
众人一凛,杨太守有意用新人换旧人,若想保住官位,可千万不能落下把柄。</p>
“钟主簿”,杨安玄问坐在左侧的钟荣,道:“年前赈灾筹备得如何了?愚有意仿效在汝南时以工代赈,收纳流民归籍。”</p>
钟荣一皱眉,道:“魏军入侵,抢劫了府县粮仓,官府的存粮不多,怕是难以应付灾民所需。”</p>
杨安玄在鄢陵时收到胡藩的信函,荥阳全境被魏军占据,虽然长孙肥下令不准侵扰百姓,但官府的库存被抢掠一空。</p>
长孙肥纵军南下,发放粟米征召百姓为役,应征者数以万计,官府的存粮、物资消耗殆尽。</p>
杨安玄心中发苦,他当太守这两年,年年为粮发愁,今年更是难过去年。</p>
“愚会行文向河南辛太守和汝南阴太守求援,赊购些粮食先应对难关。”杨安玄道:“另外向郡中世家求助,钟主簿,此事便由你出面。”</p>
钟家是颍川四长之首,虽然现在比不上东汉、曹魏时期权势滔天,但通过与各大世家联姻在颍川郡算得上树大根深。</p>
钟荣知道杨安玄向颍川世家许诺出不少官位,现在是看他们回报的时候了,这件事自己出面确实更为妥当。</p>
“太守放心,身为颖川世族,自当与百姓共渡难关。”钟荣捋须道:“钟某代表钟家捐粮万石,以表微薄心意。”</p>
杨安玄站起身,对着钟荣躬身施礼,道:“钟家深明大义,郡中百姓感恩戴德,积善人家定然富泽绵长。”</p>
颍川四长,分别是钟、荀、韩、陈,加上庾家,杨安玄估计能捐出三四万石粮,另外还有赖、郭、乌、繁、方、许、康等世家虽然比不上前面几家,千石粮应该也能轻松捐出,这样一来就有五万石粮在手,加上以工代赈鼓励商贾捐赠留名,颍川的赈灾粮应该不成问题。</p>
至于荥阳,有洛阳城的辛恭靖和有平柏谷的裴、严两家相助,应该也能支撑,实在困难便从颍川调运些粮食前去支援。</p>
交待完政务,杨安玄转向右边的赵田道:“赵司马,鄢陵驻军之事交由你操办,年后愚会安置新纳的流民前往鄢陵屯田。军中择优汰劣,淘汰的军兵就近安排在鄢陵屯田。天下多事之秋,以后募兵会逐渐增多,屯田之事至关重要,你千万不可疏突。”</p>
赵田起身抱拳,应了声“是”。</p>
回到住处,张锋娘孙氏进屋禀道:“玄郎君,大娘子派人来问,今年可会回新息过年。”</p>
杨安玄被朝庭授为颍川和萦阳太守,族中便派了一些人前来听他使用,孙氏随同赵田一家也来到许昌,杨安玄的内务便托于孙氏。</p>
家中内务有孙氏安排族中仆众打理,张锋得以解脱,杨安玄对他日见倚重,这次派他前去曲阜迎接孔懿就是一次历练。</p>
按说两郡事务繁杂,赈灾迫在眉睫,杨安玄真抽不出时间前往新息,不过前些日子齐家来信请他前去主持彩瓷生意的分红,还有年前祭拜父亲和伯父。</p>
最重要的是杨安玄想把西平棠溪的铁矿冶练掌握在手中,加大兵器的生产,将来征战天下才有利器。</p>
应家得了杨安玄的灌钢法,逐渐将其他铁业挤得没有活路,纷纷将铁业转让给应家,不过周家仍在苦苦支撑,这次回去要找周家商谈一下,哪怕让出些彩瓷股份,也要将棠溪铁业完整地操纵在自己手中。</p>
还有,如今自己不再是汝南太守,虽然与阴敦是结义兄弟,情同手足,但于情于理都应该前去与他商量,争取阴敦的支持。</p>
想到这里,杨安玄道:“你让人给愚娘亲捎信,年前愚会赶回家中拜祭父亲,回家过年。”</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