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大叫歇,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猫头叔叔,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浙道,苏州城东,相门内,悬桥坊。</p>

天刚刚亮,城门才开了一刻不到,悬桥坊的河道里已经有连续不断的划桨声。</p>

“哗啦哗啦”的划桨声,拨动着河水,一荡一漾的拍打着河岸。</p>

河岸边就是密集的民居,“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并非虚言。</p>

自钱弘佐继吴越国王位以来,就放宽了坊市的限制,城中坊间商贸更加发达。</p>

许多船上挂着灯笼,有写着个“丝”的,那是专门卖茧丝的。一晚上下来,织户家的茧丝可能已经织完了,又得采购一些。</p>

有的写着“收锦”字样的,那是专门收购散户家的苏锦的。趁着天还没大亮,收到了丝绸,载到苏州西面的胥门外发卖,那里有成片的绸行,每天都有几百条外地的商船等着进货,多少匹丝绸都不愁卖不出去。</p>

没多久,河上的船只越来越多了,乡下卖鱼的、卖菜的、倒夜香的(收粪便)、磨刀磨菜刀的、箍桶的,各种吆喝声响成了一片。</p>

沿岸的民居会不会嫌吵?</p>

似乎并不会,这里有许多织行,大的织机上百张,小的几张几十张,家家都雇工匠,日夜轮织。这会儿,夜班的织工才刚刚收工,日班的织工还没上工,两班人这会儿都在街面上吃早点,条件差的吃两张面饼,条件好的进面馆吃上一碗浇头索饼(细面)。</p>

吵吵嚷嚷,要过一个时辰才会慢慢安静下来。附近的居民早就习惯了。</p>

织工们边吃边聊着家长里短,或者是国家大事。</p>

间或有读报“郎中”穿行期间,“要读报吗?二钱读一篇。”</p>

民报是新鲜事物,仿自官府的塘报,叫做民报或干脆叫报纸,有家财不充裕的士子早晨来给人读报以贴补家用。</p>

织工们中往往有仗义疏财的,出二钱,让读报郎中读上一段。</p>

大家便伸长了脖子,闭上嘴巴静静地听。</p>

“湖南周行逢擅杀节度使刘言,陛下下诏申饬,明年恐兴兵讨伐。”读报郎中读了一段新闻,织工们议论纷纷。</p>

织工们对于远在千里外的战争毫无在意,但是国家不断进取、开疆拓土,连同底层百姓也与有荣焉。</p>

读报郎中不仅读报纸上的原文,还会根据时事进行解释与点评,引来一阵阵叫好。</p>

又有人出了二钱,读报郎中又读了一条。</p>

“荆南遣使进贡、大食巨商日前抵明州,织造局加派苏锦一万匹。”</p>

织工们哗然,织造局又来加派,织工们为了完成织造局的加派,得拼命赶工,十分辛苦。</p>

加派并非钱弘佐所愿,事实上,整个吴越国、闽国旧地都在加派,攻灭南唐后,国土一下子扩大了一倍,战争造成的流离失所需要安置、扬州都城需要营建、江淮各州的城池需要修缮,到处都要钱。</p>

为了防止南唐灭楚失而复得的悲剧重演,户部建议在两浙道、福建道加派六十万贯,而苏州的织户,则要承担一万匹苏锦的任务,织造局卖出去后,可得大约十万贯,占据了加派总额六分之一。</p>

加上苏州农户要承担的加派,整个苏州的加派可能要占到总数的五分之一,谁让苏州是“人间天堂”呢?</p>

加派按道理得按每个织行织机多寡来分配,但其实不然,大的织行往往是世家大族所开,与织造局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分摊的加派,若是平均到每张织机上,反倒是小的织行的加派更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荒:我悟性逆天,拜师通天!

浪人不太浪

生肖守护神传

苍蓝之翼

卑微苟活的反派

一念留痕

修仙之鸿蒙炼神决

疯侠情

圣女!你也不想看着天魔教没落吧

秦长春

末世,抱着大腿当圣母

yi颗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