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六间 借兵,大魏春,眀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北四百坞,两万铁甲兵!</p>
这不是泛指,而是王莽天凤年间的诏令,意指一堡最多只能训养五十甲卒。</p>
当然,天高皇帝远,具体养多少,就看各家的财力和手段!</p>
所以人只是其次,关键是甲,大一些的宗族,比如李家,足有私田三千亩,但一年撑死也就能打出十副精钢札甲,自然都当心头肉一般。</p>
胡保宗估计,哪怕就是真的借,答应最后归还,估计也没人愿意。</p>
毕竟他只是胡氏嫡子,七品校尉,脸还不够大。</p>
换成他祖父或刺史胡始昌还差不多……</p>
胡保宗摇了摇头:“难!”</p>
“你先去借,言辞诚肯一些,就说只要战事平定,人不好说,但甲定然原封不动的归还……要还是没人借,给他们押点东西也不是不可以……”</p>
说到最后一句,李承志还给胡保宗眨了眨眼,意思他手里还有两千斤铜……</p>
胡保宗都被惊呆了。</p>
李承志竟然真的不坑他了?</p>
他都已经做好了“只要能借出来,最后肯定是胡家还”的心理准备,没想李承志如此仗义?</p>
胡保宗心头一暖,眼眶都开始发热了:老天开眼啊……</p>
“不用!”</p>
他脑子一热,语气有些斩钉截铁,但迎上李承志有些揶揄的目光,又反应了过来:真要借不来,丢人的还是他……</p>
胡保宗瞬间改了口,红着脸说道:“我是说暂时不用……真若无人愿借,再走这一步也不迟……”</p>
嘿哟,学聪明了?</p>
李承志懒的看他笑话,不置可否的说道:“其中分寸你自己思量,要什么只管找李松,我的底线是:至少要征来三千丁壮……”</p>
他顿了顿,又沉吟道,“要实在无人愿意借甲借兵,借些粮草也可……你尽力就行!”</p>
剩下的半句李承志没说。</p>
真要有什么都不借的大族,那就别怪他不讲武德。</p>
有的是办法对付……</p>
听到“尽力就行”这四个字,别说胡保宗,就是李松都有些诧异。</p>
郎君这一晕,竟转性了一般,一改之前的谋划算计,行事竟堂堂皇皇起来?</p>
胡保宗更是感动,再一次站了起来,朝着李承志一揖:“定不负君之所托!”</p>
他隐约有些直觉,一旦备战,李承志可能会将“外交内联”,“钱谷粮草”之事全部交付于他。</p>
他是一郡之校尉,再进一步便能称“将军”,李承志却让他去做曹吏?</p>
但胡保宗却甘之如饴。</p>
一是因为他知道李承志手下根本无这样的人才,其余不论,光是“外交”这一点,就连郭存信都比不上他。</p>
二则是,他自知自己领军打仗的能力,比李松都差着好多,更不要说和李承志比。</p>
三则是,无论换个什么的说法,李承志剿贼,终究还是在帮胡家。</p>
也是因为李承志终于不坑他了……</p>
这绝对不是笑话。</p>
自伏诛印光那夜起,两人之间已产生无法弥补的裂痕。李承志时时处处都好像在算计他,其实是在告诉他:你不仁,我自然也能不义……</p>
现在能郑重其事托付他做事,便表明有和解的迹像,胡保宗怎可能不尽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