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月票加更)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月票加更),带我去远方林朝阳陶玉书,坐望敬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全福心里仍在权衡着买卖利弊,他心神不定的送着两人出了院。</p>
等两人走出十几米,才突然想起来,快步撵上林朝阳父子二人,问道:“林叔儿,刚才忘了说了,怎么联系你们啊?”</p>
“有啥事,你到燕大图书馆去找我儿子就行。”</p>
听到燕大图书馆这几个字,李全福看向林朝阳的眼神起了几分微妙的变化。</p>
“原来兄弟是大学老师。”</p>
“图书管理员而已。”</p>
听到这个职位,李全福的态度更好了,“好工作,好工作!”</p>
离开棉花胡同之后,林二春问:“你说他能卖吗?”</p>
“差不多吧。西城的二进四合院也就六千块钱,好一点的七八千撑死了。</p>
我给五千五,他不也没一口拒绝吗?</p>
你刚才也听着了,他要把钱存银行,早卖出去一年半载,那也是一笔钱啊!”</p>
“那他要真不卖呢?”</p>
“不卖就不卖呗,燕京这么多四合院,还怕买不着房子?”林朝阳无所谓的说道。</p>
林二春嘟囔道:“老子帮你找了半个月呢。”</p>
他又问道:“你真打算把钱买房子,不存个定期?一百块钱存一年就是七块钱,一千块钱七十块,一万块钱七百块。你真要有一万块钱,以后不用上班都行了。”</p>
林朝阳笑道:“如果我们国家一直保持现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胀水平,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不过您别忘了,现在改革开放了。”</p>
“啥意思?”林二春人虽然机灵、爱算计,但文化程度低,一时没办法理解林朝阳话里的潜台词。</p>
“没啥。像李全福那样的想法过几年就行不通了,您只需要知道这个就行了。”</p>
林二春瞧着他自信又笃定的表情,忍不住骂了一句,“跟你爹我还玩弯弯绕!”</p>
两天之后,林朝阳正在图书馆上班,李全福找了过来。</p>
不出所料,经过两天的考虑,李全福还是决定接受他的报价。</p>
隔天,林朝阳和陶玉书一起抽出时间去房管所办手续,可过程中李全福却突然提出了一个条件。</p>
他想等房子交易完成之后,他们家还得在那住上个一两年,等单位分了房子就搬走,期间房租可以照常付给林朝阳。</p>
“家里人都在这边住习惯了,冷不丁租别的房子也不适应。你放心,房租我们肯定一分不差的付给你。”</p>
林朝阳摇摇头,坚定的拒绝道:“这个恐怕不行。”</p>
房子交易完成了,房主却还住在这里。瓜田李下的,容易说不清楚,时间越长越容易起纠纷,所以林朝阳斩钉截铁的拒绝了李全福,只说给他一个月时间找房子。</p>
见林朝阳态度坚决,李全福也不好再坚持。</p>
租房麻烦归麻烦,但毕竟钱到手了。</p>
一想到五千百块钱一年就能有接近400块钱的利息,都快赶上他的工资了,李全福心里就一片火热。</p>
有了这些钱,租个房子算什么事啊!</p>
花了两天时间,跑完了棉花胡同这处四合院的手续,陶玉书仍有些恍惚。</p>
“咱们这就又买了一套房子?”</p>
“咋了?后悔了?”林朝阳问。</p>
陶玉书看向他,“没有。我就是有些不敢相信,这才多长时间啊,我们怎么就有了两套房子呢?”</p>
几千年来,土地和房子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p>
有了房子就有家,有了土地就有了繁衍生息的容身之所。</p>
她的语气是疑问的,但眼神却是坚定的,她眼波盈盈的望着林朝阳,知道这都离不开丈夫的努力。</p>
“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林朝阳搂着她说道。</p>
陶玉书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幸福与甜蜜。</p>
等回了家,林朝阳将棉花胡同那套四合院的手续拍到林二春夫妻俩面前。</p>
“接下来,你们俩的任务就是监督李全福他们家搬家。等他们搬走了,房子还得收拾收拾。”</p>
“房子也帮你找完了,怎么还有我们的事?这节气收拾啥房子,不得开春吗?”</p>
“那就开春收拾嘛!”</p>
“开春我哪有空给你收拾房子?家里的地不管了?”</p>
“这房子就是给你们买的,你们不住,那不是撂荒了吗?你是想让地撂荒?还是让房子撂荒?”</p>
林朝阳此时图穷匕见,稳坐在沙发上,对老两口发出了灵魂拷问。</p>
林二春惊的从沙发上蹦起来,“给我们买干啥?我们还得回老家那边呢。”</p>
“老家又不是不让你们回,一年回去住些天,我看夏天回去正好,就当是避暑了。”林朝阳把老两口安排的明明白白的。</p>
张桂芹说道:“那不行。家里一堆事呢,哪能在这待着。”</p>
“就是啊,队里离不开我。”</p>
林朝阳忍不住提醒道:“爸,这都分田到户了。”</p>
“分田到户咋了?分田到户也得有人管吧?”</p>
儿子的话刺痛了林二春,让他很是不满,当了一辈子生产队长,生产队要是没了,他一下子适应不了这个落差。</p>
“我提醒你啊,这房子我可是花了五千五百块钱买的。撂一年没人住行,两年没人住、三年没人住,最后房倒屋塌,咱的钱可就打水漂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