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玉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6章 :历史的重演,此生只做逍遥王,秋收玉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朝登临大宝,脚下片地枯骨。</p>
皇权,一个使天下人疯狂变得六亲不认的权力终点。</p>
前世的顾幸兄弟几人如此,以往的一代代皇家子弟亦是如此。</p>
而现在贵为九五之尊,年号为建武的建武大帝,为了那个位置,当年同样不能幸免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p>
甚至老爷子那一代,为夺皇位所发生的事情相比前世顾幸他们所发生的更加的残酷,更加的无情。</p>
先帝驾崩前一晚,太子遇刺身亡,大周储君之位悬空。</p>
当时先帝本就弥留之际强弩之末,一听自己精心培养出来的储君遇刺身亡。</p>
先帝顿时急火攻心,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一代帝王就此落寞。</p>
前后一夜的时间,不超过十二个时辰,大周的太子与帝王接连归天,消息一出,朝堂百官恐慌,天下百姓哀号,四周异族蠢蠢欲动。</p>
与此同时大周各地藩王,几乎在同一时间,昭告天下先帝与太子几乎同一时间身死,是有奸臣欲要误国。</p>
瞬间打出了清君侧的名号,九路藩王急速发兵前往长安,至此大家都心知肚明,太子与皇帝全部生死,谁快他人一步进入长安,便会占据绝对的优势。</p>
至此一场为了争夺皇位的混战彻底在大周的这片大地上彻底点燃。</p>
混战耗时两年之久,在几乎已耗空大周底蕴的代价下,九路藩王最终,四死,俩残,一投降,一失踪,老爷子这才艰难地登上了那个位置。</p>
两年的混战,导致大周境内各地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各地匪患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头,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度日如年。</p>
而在此期间就连先帝与太子二人的棺椁,也因各种政治因素,使其在长安宫内停棺两年之久,一直无法筹备国葬,让二人棺椁入皇陵。</p>
直到两年混战结束之后,老爷子登临大宝改年号为建武元年,才让二人棺椁入了皇陵。</p>
而一代帝王棺椁,因后世皇位之争,愣是导致两年不得下葬,这若传入后世,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p>
无论下一任得皇位者是谁,在位期间做了多么厉害的丰功伟绩,即便是堪比圣祖的开国之功,此事只要还在史书中流传,都是一笔无法磨灭的污点。</p>
为了抹除这一污点,建武帝当即下令,将混战两年时期的所有痕迹全部抹除。</p>
甚至发出圣旨昭告天下,无论官员还是百姓,皆不准议论两年混战的任何事,违者斩。</p>
而两年混战的黑历史,也为建武元年北漠匈奴二十万大军叩关,大破墨关后一路南下,接连破大周数州之地一事,埋下了极为重要的导火索。</p>
毕竟同一时间建武帝既要筹办先帝爷与亡故太子的国葬,让先帝与亡太子棺椁风光大葬。</p>
又要迅速抽调兵力,剿灭大周境内各地匪患,还要迅速恢复大周各地因为混战而打残的各州经济。</p>
所以内患就已经让建武帝忙的焦头烂额应接不暇了,北漠异族此时又来趁机搞事情,二十万大军南下入侵大周。</p>
便导致了建武帝,无法第一时间调动国内精锐大军抵御北漠异族大军。</p>
让异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破了墨关,大军一路南下,又连破大周北方数州后。</p>
建武帝才极为艰难地组建出了三十万大军,让右相倪廷辰之子倪衡为主帅,紧急领兵北上御敌。</p>
此时的大周国内一边肃清匪患,一边前线支援大军抵御异族。</p>
最终好在大周底蕴还算强悍,没有在内战时全部耗空,耗时三年,以十万将士战死沙场的代价,才终于将叩关的北漠异族彻底驱赶了出去。</p>
异族入侵的三年时间,凡是异族所过之处,皆是白骨累累十室九空,大片大片的良田化作荒地,不再有粮食长出,有的只是杂乱不堪的野草。</p>
即便是后来建武帝下令从别处迁移了大量百姓过去,又颁布了多项利民利国的优惠免税政策,也很难恢复其以往繁华的景色。</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