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一章 徐图方为上策
楞个哩嗝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六一章 徐图方为上策,东北一家人1一6全文阅读小说,楞个哩嗝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853章 徐图方为上策
李儒当然是有水平的,董卓有今天,他有很大的功劳。鸩杀少帝、何太后,结好党人稳定局势,西迁长安以避诸侯锋芒。王允施连环计,李儒言说送貂蝉与吕布,董卓没干。要是同意了,未必那么早死。
要说他看破了连环计,那倒未必。只不过他知道吕布的重要,貂蝉只是一个漂亮女子,孰轻孰重不言自明。何况他还知道,貂蝉是王允送的。心有防备,故而谏言献策,董卓不纳,他也没招。
所以现在董卓话中之意,他把握的很明白。
这也是两百五十里路程之中,他早就想到的,所以现在他没有犹豫,很直接的开口说话。
“相国,张杨必定假意相投,然我等不能坐视。王贼若取雁门,则长安危矣。若取并州下河东,一鼓作气兵进三辅,其兵精善战,亦有大将领军,况王言武勇更甚吕布,若其亲领大军来攻,长安定然难挡。然我等形势亦不安稳,长安必有大军镇压以不生乱,无能掉兵阻挡王言。”
说了一下问题的严重性,看着董卓不耐烦的样子,李儒说起了解决办法,“河内有张杨,雁门空虚,相国可命张杨死守雁门关,不与王言可乘之机。同时亦可牵制王言,迫其分兵防守,不敢全力攻并州。
并州方面,相国可下诏凉州,加恩马腾、韩遂,使其二人出兵相抗,合击王言。如此四家相争,互损生力,相国再遣两万兵马,驱白波贼北上,我自固守,坐看虎斗,寻机可收渔利啊。”
张杨在河内,唯有让出雁门关的防守,才能让张杨出兵当保镖。若是他们出兵,自守雁门关,那张杨倚仗壶关自守,跟张杨就没什么关系了。而现在放开雁门关,可以给张杨一片更大的地方。这种扩张,张杨必然不会放弃,而他自己壮大了,跟袁绍也必然生嫌隙。
张杨之所以迫切的来信投靠,是因为据守壶关并不足够,若是王言占据雁门,兵进司隶,绕过长安一路直打河内,他就危险了。就算他认了袁绍做大哥,北边还有王言呢,袁绍敢分兵,王言就敢南下,所以张杨根本没有办法。
王言图并州,关联的可不仅仅是并州一地,而是绕着太行山画个老大的圈,这一圈的人都在里面呢,牵一发动全身。
他们对王言的攻击没有底,但对张杨还是有把握的。
董卓眯缝着眼,思考了一会儿,哈哈大笑:“就依贤婿之谋,令胡轸领兵两万,开春拔营。下诏加恩之事,便由汝操持,速速发诏。时不待我,王言兵强,恐生变故。”
“是。”
“去吧,近来新纳爱姬,喜爱不已,无要紧事勿来扰我。”
“是,相国,儒告退。”李儒拱了拱手,恭敬的退下,未在郿坞多做停留,启程往长安去。
董卓烦躁的揉了揉腰子,原来是因王允献貂蝉,近日夜夜笙歌,相国大人年岁已长有鸡无力,再不负当年任侠之时。心燥烦闷之下,随口便砍了辛苦烧火的流民……….
李儒与董卓商议的,并没有出乎王言的预料。这是充分的利用条件,有足够的智慧,想明白敌我之别,自然会做出这种应对,对于能人辈出的三国来说,这就是一种必然。
至于冀州袁绍那里,无须多言,一旦发现幽州空虚,必然北上。所以这又牵扯了王言的兵力,使他不敢全心全意的重兵攻打冀州。张杨、马腾、韩遂,再加上一个白波军,也不是泛泛之辈,虽然因为距离限制,无能兴大军,但合兵一处也是十余万,即便张、马、韩、白波四方内斗,未必全力以赴,也足够钳制王言。
何况他们还派了两万兵马,如果王言疏忽,说不定董卓就占便宜了。如此,并州的局势可以预见的麻烦混乱起来。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董卓,还是李儒,他们都是直呼‘王言’,而没有说什么‘王贼’。王大将军并不清楚这些,如果知道的话应该有几分欣慰。
董卓乃公认的反贼,对他这个公认的反贼,没什么瞧不起的,更不好意思骂‘王贼’。甚至真的说起来,或许董卓还羡慕王言呢。
毕竟王言雄踞北方,那是实实在在的土皇帝。戮杀豪族,那是毫不手软,范阳卢氏都弄死了一多半的人。而范阳卢氏是最幸运的,其他的如皇族刘氏,虽然没落,但也是皇族身份,为恶者不少,刘备那一支弄死了一半,其他的几乎就剩下个别的一些人。遒县祖氏、范阳郦氏等等乱七八糟的豪强,全都屠了一个遍。
要让董卓杀一家一姓,他肯定有这个胆子,毕竟他靠着的袁氏都被他杀了大半主力。其他的豪强之家,他也杀了不少,不杀哪有钱粮养兵。但要说像王言那么杀,给他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干。要不然他怎么会有心思留着刘协,没事儿跟一帮朝臣扯皮,都杀了就是。
范阳卢氏便是卢植的家族,隋唐时五姓七望,范阳卢占一家。
卢植先前反对董卓废立之事,若非群臣求情,当堂便被砍了。后来跑路的时候,董卓还暗中派人追杀。卢植回到幽州的时候,还是刘虞掌权,他跑到了上古躲起来。后来王言南下,派兵进幽州,他就跑到了蓟县给刘虞出谋。
但是幽州文武太废,军队斗志不高,之前做了许多谋划,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起来就被王言喊话招降了。卢植身体本就不怎么好,因为幽州的事多操劳了一些,所以早死了一年。王言去的时候,卢植都被卢氏子弟带回范阳安葬了。
他们家当然也有很多田地,当然也有很多人做恶。卢植死了,只是土穴薄葬,棺木都没用,只一身单衣。至唐太宗时,还配享孔庙。
他的道德水准高,不代表家族子弟都高。而且另一方面来讲,董卓暗盗帝陵,这事儿可是传的很广,可能老曹的榜样就是董卓,且民间早有盗墓之事,卢植未必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当然这是实在的恶意揣测,或许卢植就是看明白了也未可知。
不管如何讲,人都死了,王言也没见着。对于卢氏的处理,他也没有特别指示,就是正常办。按照当地百姓、佃户、家奴的口碑裁量,有毛病的就劳役,一年冻饿而死,毛病轻的也劳逸,保证活着干上几年,没毛病的直接迁走,重新分地,老老实实的种地,再充当学堂高年级教师,既不能让他们的怨气影响幼苗,又不能浪费了有学问的人。
细算起来,虽然王大将军没有领兵打几回仗,但是在他的指挥下,光是现在幽、辽两地,被他弄死的豪族、富户、地主都有上万人了。乌桓、鲜卑、夫余、高句丽更不用说,一边打杀,一边蚕食,一将功成万骨枯,王霸基业枯的何止万骨……
这世界从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曹操仍旧如原本那般,大败黑山军,收拢诸多残兵壮大己身,同时暗戳戳的挖坟掘墓。因为他一直没有同袁绍闹僵,得冀州之后又去信联络,所以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算是有了自己的一个地盘。
没有按照原本的历史去公孙瓒手下做平原国相的刘备,依附于徐州陶谦,改变的走向肯定不会改回去,公孙瓒的白骨现在已经初步的挂了瓷,说什么都晚了。
刘备比较受陶谦重视,先前诸侯讨董,他也是见识到了刘关张三兄弟能耐的,又同刘备接触,观其言听其言,认为刘备乃世之英雄,必有大作为。
不过现在不是陶谦拍马屁拍脚后跟上,招来老曹兴兵打击的时候,他的身体虽然虚弱,但还没到不利索的地步,所以只是欣赏、倚重,还没送徐州。
刘备虽然迷茫,不知道哪里去,不知道如何起家。但对于陶谦的信重,他很高兴,所以给陶谦办事儿也比较用心。他三兄弟一起,领三千兵马,只几个月的时间,硬是清扫了一遍徐州,将一些大规模的反叛势力都打没了。并且自己收编了五千人马,驻扎小沛,每日领军锻炼两个时辰。
粮食损耗一部分有陶谦支应,毕竟刘备现在是他的手下,那些兵马也算是他的兵,加上刘备扫了一遍徐州,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徐州,给一些粮草也不计较。另一部分,则是有麋竺以及其他的几个徐州家族出钱供应。
陶谦身体不好,子嗣无能担当大任,掌控大局,刘备能文能武,现在徐州豪族已经开始下注了。就等着陶谦没了,换个老大上来,应付当今纷乱的天下。
都到这个时候了,王贼占幽、辽、草原,袁绍夺冀州,袁术霸淮南等等等等,都在各自经营地盘,都开始打仗了,再傻也明白形势。
所以豪族开始投资,一如兖州豪族迎曹操,江东豪族迎孙策,都是一样的道理,他们得找人出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