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朕为的是大明商业
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朕为的是大明商业,重生朱厚照,缔造巅峰大明,寒梅惊雪,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东阳沉默了。</p>
信访局的设置确实可行,其职责与作用可期。</p>
虽说还有诸多细节尚不明晰,但从大局来说,其存在对于朝廷而言大有裨益。</p>
只是——</p>
李东阳老眼微眯,对看着窗外的朱厚照问道:“陛下自正本源以来,多次改设衙署,或设全新衙署,让诸多难题迎刃而解,老臣敬佩不已。可心中依旧有些疑惑,这些惊才绝艳的想法,陛下是如何信手拈来,从容提出……”</p>
徐祯卿拿起一旁的书卷,默不作声。</p>
确实。</p>
这几个月的时间朝廷大变,改设或新设的衙署一个接一个。</p>
内厂没了,新设了特勤局。</p>
皇庄没了,清丈司出了京城。</p>
五城兵马司拆了,多出了许多治安局。</p>
邸报抽调了一批人,设了京报司。</p>
兵仗局、军器局之外,多出了个神秘且规格奇高的天字制造局。</p>
还有宝钞提举司为大明中央银行,听闻新版宝钞已经敲定,正在雕版,一大批人已经出了京师,前往各地府衙,先期筹备分行事宜。</p>
不久之前,皇帝还将武学改成了将官学院,将南京水师改为了大明海军。</p>
这些改动,绝不只是换个名字,而是从上至下,脱胎换骨的改变,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以治安局来论,京师盗贼大减,民心大定,就是皇帝的杰作。</p>
皇帝似乎总有办法来应对当下的顽疾与问题,将原本看着很是沉重、复杂的问题,举重若轻,从容不迫地以增改衙署的方式来一一解决!</p>
如今又是信访局,一针见血地扎在了地方吏治积弊之上。</p>
如此多想法的背后是惊人的智慧,是成熟的治国之道,而这些,如何都不像是在豹房中沉沦多年的朱厚照可以做到。</p>
有疑惑的不只是李东阳,许多大臣都心存疑惑。</p>
朱厚照放下帘子,看向李东阳,平静地说:“谈不上惊才绝艳,信手拈来,说到底还是老祖宗的法子。太祖爷当年为了治理官场,允许百姓将贪官污吏抓拿扭送京师,并设了登闻鼓,准民直告御状。这信访局,不就是给了百姓一条告状的路?”</p>
李东阳皱眉。</p>
朱厚照指了指空了的茶杯,看着徐祯卿倒茶,继续说:“新策、新政,多是有迹可循,正如内阁提出的一条鞭法,不也有类似之举,朕可有说李阁老与杨阁老信手拈来?法子在民间,多问问老百姓未必是坏事,之前那老叟也说了,里长老人办不成事,只能去找知县,知县办不成事,那应该去找谁?”</p>
“那就只能再设一个衙署,虽说这样一来要多出一些官吏,但想想也无妨,如今府州县的官吏杂役数量颇多,到时候裁去一些,将节省下来的粮钱转给信访局便是。一个信访局,一官两吏,朝廷养得起。”</p>
李东阳听着朱厚照的话,释然了。</p>
确实,朱厚照的许多想法看着新奇,但仔细揣测,前人虽没这些衙署名称,但多多少少有类似的做法,并非无中生有、凭空而来。</p>
“陛下,我们这是去往何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