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为什么明朝士大夫到了清朝就变乖了?
江北即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为什么明朝士大夫到了清朝就变乖了?,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江北即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咱定下的贪污60两一律处死,你的这不孝子孙竟然敢给废掉,还财产抵罪?!”</p>
“咱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后世的那个小崇祯时,这些个大臣们一个个贪污受贿,目无王法敢这么嚣张?!”</p>
“就是从你这个不孝子孙开始的。”</p>
“天幕说的对啊,他哪里是圣君啊,简直就是文官们的亲爹!咱要是文官!咱都得认他当爹!”</p>
“你就是那些文官的祖爷爷!”</p>
“这朱佑樘是真想把咱给气活过来啊!”</p>
“爹,您还没死呢。”见状,朱棣小声赔笑道。</p>
“——啪!”</p>
回应他的是皮带的破空声。</p>
朱棣吓得瑟瑟发抖,知道老爹愤怒的时候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是委屈的嘀咕了一句。</p>
“不也是你的子孙吗?在说那朱允炆你孙子你也没教育好啊。”</p>
没有听清楚的朱元璋瞪了过来,吓得朱棣一个激灵。</p>
“你说什么?”</p>
“没什么、没什么,我是说爹教训的是,教训的是……”</p>
平复了一下心情,朱元璋也定下祖制。</p>
[祖制,贪污六十两处死,不得减刑,不得更改!]</p>
“将这块牌匾给咱挂在乾清宫内,日后皇帝每日办公前,要给咱读上一遍!”</p>
虽然不能预料后世之事,但是朱元璋觉得这个制度是绝对不能废除的!</p>
不然后续会发生的事情,天幕已经讲了。</p>
这群文官向来会蹬鼻子上脸啊!</p>
大清。</p>
“乾隆?”</p>
康熙一惊。</p>
“不是康乾盛吗?”</p>
还记的天幕此前那名为‘百代成史’的曲子中唱的,但是……如今却在天幕上看到了乾隆二字,而且还……</p>
“乾指的就是这个乾隆吧?”</p>
“不过议罪银?师承朱佑樘?”</p>
康熙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觉得寒意直冲脑门。</p>
朱佑樘这种货色,究竟是什么水平,他是清楚的。</p>
可不是文人们吹嘘的明君圣主。</p>
“这乾隆是谁啊?朕的儿子?孙子?”</p>
“总不能是胤礽吧?”</p>
康熙感觉自己的血液有些凝固,主要是……这个消息未免有些炸裂。</p>
这议罪银和明朝的财产抵罪异曲同工,那后果……</p>
岂不是也会一样,大清也会走上明朝的老路?</p>
“叫 太子来!叫太子来!”</p>
之前只看到康乾盛的时候,他本能的觉得,乾应该自己的太子胤礽,但是看到现在……他有点不确定了。</p>
虽然心底觉得胤礽没那么蠢,但是乾隆毕竟不可能距离他有多远,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p>
康熙打算拷打一番胤礽,看看他是不是也像朱佑樘那样被忽悠瘸了,虽然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可能像朱佑樘一样蠢。</p>
【文人坐大主要还是土木堡之变,文人确实拯救了大明,但是任何一个群体都是会腐化的。自诩清流的文官也不会例外。】</p>
明清之际。</p>
许多文人看到后世时对他们动辄批判侮辱的话语中,也有说句公道话的,一时间泪流满面。</p>
“对啊,对啊,那些武官就好了吗?皇帝就没有昏君了吗?况且只是一部分文人不干好事,不能怪罪所有读圣贤书的文官啊。”</p>
被后世的地图炮轰的晕头转向的许多人,也纷纷讨论起来如天幕提到过的‘孙传庭’、‘张同敞’等人。</p>
“如钱谦益这般‘贪生怕死’之人,尚且知晓在故国灭亡之后,资助义军,可见文人无错,不该为小人背锅啊……”</p>
许多文官士绅们都认同这个观点。</p>
“后人还记得是于少保这样的文官拯救了大明,若是任由英……王振胡来,国家岂不是更快的衰亡?”</p>
【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文官们称这三人是三大圣君,实际上只有汉文帝是真神,另外 两个被文官吹出来的。】</p>
【清朝也不会例外,清末啥情况?不就是一个翻版的明末?你以为你清朝末期动的了士绅?江南互保都出来了。】</p>
【把问题都归结到文官,本质上就和封建朝代时期文官把所有问题都甩给皇帝一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除了宣泄情绪什么都没有。】</p>
【本质上是皇权制度的崩坏,不能简单归咎于文官,想要解决问题,废掉帝制,许多问题将不是问题。】</p>
大汉。</p>
刘邦看着后人吵的不可开交,但是偶然冒出的汉文帝,不禁露出了笑意。</p>
“老四是真争气啊。”</p>
他大汉朝就是这样的,后世一提就是明君,作为一位吃瓜群众,除了此前提及了几句的皇帝评分以外,从未被天幕暴击过的刘邦,感到十分满足。</p>
“无论因何提到我大汉,后人基本都是交口称赞啊。”</p>
刘邦不知道宋朝和明朝人听到这个会如何作想,但是自己是很满足的。</p>
大清。</p>
雍正抬起头,心中若有所思。</p>
“翻版明末?我大清也不能例外吗?”</p>
至于天幕上所说的,清朝皇帝动不了八旗的问题,他也是不由的叹了口气。</p>
他也只是试探性的动了动,的确……八旗作为大清的统治基础,是动不得的。</p>
陷入这里,就会像明朝皇帝那样,感到深深的力不从心,到处都是阻力。</p>
至于江南的士绅们,还能用杀的方式解决。</p>
“后世到底是人人都能读书,这些文官士绅们没有办法再像现在这样,借着为民请命的名头颠倒是非。”</p>
“人人读书,后世若想要改动于民有利的政策,想来会容易很多……”</p>
乾隆微微警觉。</p>
“朕的议罪银后世都传的这么开吗?”</p>
他感觉自己的脸上有点儿挂不住,还想要维持自己明君圣主的形象呢。</p>
“哎呀,就…收了一点儿,不影响……”</p>
“后面改回来就是了……”</p>
“归根结底,不还是这群文官的错。”</p>
“明朝时就这样,被我大清杀了一通老实一阵,到了大清末期竟然还这样!”</p>
大宋。</p>
赵祯看着天幕上那个被批评的宋仁宗,心中有些忐忑。</p>
“宋仁宗,也不知晓是南宋还是北宋的皇帝。”</p>
“对文官好……文官就会吹捧,三大圣君……”</p>
赵祯虽然有些怀疑,但也没有将这‘三大圣君’往自己身上靠,虽然后人不认可,但是他也觉得自己是配不上的。</p>
“文官,真的如同天幕所言的那般不堪吗?”</p>
他心中也有些纠结,一直想要从天幕上获得一些治国的方略。</p>
可是却深深的感到无从学习。</p>
大秦。</p>
嬴政已经麻了,没有太大的反应。</p>
“这群后人有想要废掉帝制,哦不,他们已经废掉了。”</p>
“皇权崩坏,文官……”</p>
嬴政倒是将这个问题记录了下来。</p>
“那唐末的武人也是叛乱。”</p>
“天灾、农民造反、边防……”</p>
随着天幕的播放,嬴政发现,自己为后世制定的政策,似乎四处漏风,有许多没有想到的地方。</p>
“这些都是后世王朝灭亡的经验啊,朕必须要吸取……”</p>
找不到刘邦,他就先吸取吸取这些后世王朝灭亡的经验。</p>
好延续他大秦的寿命。</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