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辛弃疾的一生(中)
江北即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辛弃疾的一生(中),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江北即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很快他就又被调去做文字工作了,虽说是升职,但是辛弃疾很痛苦,何以解忧,唯有写词。】</p>
【他写: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p>
【29岁到42岁,13年调换了14任官职,都是因为朝廷对其不信任。】</p>
【1180年,他成为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在这期间尽心尽责,整顿乡社,定住重重压力创建了一只精锐部队——飞虎军】</p>
【但在任不到两年,他就被调任了江西安抚使】</p>
【他在上饶建了一个庄园,取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p>
【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他早已做好了归隐的打算,不久后果然被弹劾罢官】</p>
战国。</p>
秦惠文王嬴驷有些追忆。</p>
“想当年,先君为了能够给大秦招揽人才,不惜花重金,发招贤令。”</p>
“这南宋。”</p>
“有大贤却不知用。”</p>
“嘿嘿,这不还得是王上您和先君都是慧眼识珠的君主,总是能够在人群中,找寻到能够帮助大秦——一统天下的人才吗?”</p>
陪着秦王在看天幕的张仪笑道。</p>
“嗯……”</p>
听着张仪的马屁,嬴驷很是满意,但还是一昂首,“嗯,别!”</p>
“别人或许需要寡人——慧眼识珠。”</p>
“但你张仪这张嘴厉害啊,黑的都能让你说成白的。”</p>
“你就是没别的能耐,单有张嘴,寡人也得让你说服了用你。”</p>
闻言,知晓嬴驷在跟自己开玩笑的张仪也一板脸,双手抱胸。</p>
“王上这话可就不对了。”</p>
“张仪在楚国时是什么待遇,被那楚相国的门客诬陷,险些被打死。”</p>
“张仪又不是到了秦国才长得嘴,说到底,还是王上有识人之明。”</p>
“这宋孝宗,明显远不如王上啊。”</p>
被吹的有些飘飘然的嬴驷只是笑着摇摇头。</p>
大宋。</p>
赵匡胤看的难受。</p>
“朕必须想办法淡化朕受禅的影响。”</p>
“或者有什么办法解决猜忌武将的问题,不然我大宋便是再换几个皇帝也无用啊。”</p>
意识到根本问题是制度性问题的赵匡胤,不禁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子孙后代们不要那么敏感。</p>
动不动就猜忌。</p>
最终的结果被蒙元所灭,比起其他的灭亡方式,又能说好在了哪里呢?</p>
“德昭必须顺利即位。”</p>
他心中想着,看向赵德昭。</p>
大宋的历史他知晓的还只是天幕讲述的一小部分。</p>
但是前唐的历史他还是清楚的。</p>
“李世民若是能够让李承乾顺利即位,日后的大唐也不见得会政变夺权不断啊……”</p>
这李世民兄弟斗完,李承乾和李泰这兄弟斗。</p>
可以说是给子孙后代立了个十分不好的榜样。</p>
所以,稳定大宋的第一步,先立太子。</p>
还有就是。</p>
这文官不能太限制武官。</p>
总是把武官明升暗调,把这辛弃疾玩的没有脾气,他实在是看的有些无奈。</p>
“这个平衡可不好找啊……”</p>
赵匡胤叹了口气。</p>
武官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说造反是真的会造反的。</p>
而太过限制武官,又会出现两宋那样的结果。</p>
所以需要从中取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他自己来找就已经不容易了。</p>
最难得的是,如何让后人根据自己的政策来找到合适的平衡,而不是过犹不及呢?</p>
“起码,不能出现太离谱的。”</p>
“至少,也得是崇祯那样的吧?”</p>
不禁认真思考,要怎么样教育子孙后代,才能不出现徽钦这样的货色的赵匡胤,一时间连天幕都忘记继续看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