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紧急军报,我在大明割韭菜,唐晓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万历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
在他家乡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
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着作。
万历四十一年秋至四十六年闰四月,徐光启又来到天津垦殖,进行第二次农业试验。
天启元年又两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着作。
徐大人可是一位标准的实干家,并且将他在实践中的全部记录成了书。
只是他在历史上的着作《农政全书》到现在还没有完本,实际上到徐光启死,也没有写完,是他的学生陈子龙帮他修订完成的。
崇祯拿起两本《种棉花法》,递给徐霞客和吴有性,说道:“这是徐大人的着作,朕都看过了,就像这样,将咱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全部写下来,汇编成熟,大明需要这些。”
崇祯说的没错,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理论也可以指导再实践,双方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现在大明朝官方收录的都是儒家经典,还有一堆扭曲儒家思想的腐儒书籍。
只学那些东西会培养出一大堆迂腐的家伙,并且还会混进去大一堆的杠精。
徐光启和宋应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陛下这是要搞新学么?
要知道,儒家才是正统,这些终究只是杂学。
崇祯似乎看出了几人的疑惑,也不避讳:“没错,朕就是想从国立北京大学培养不一样的人才,以后农学方面的官全部从农学院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此乃天道正理。”
“朕还要给军队配置大夫,受伤的士兵需要得到医治。”
“这第一步,便是要将这座藏书阁填满。”
“朕不吝啬花钱,或者给官职,你们要给朕推荐天下能人,没有功名也可以。”
“遵旨!”
这里当然不仅仅存放了农学方面的知识,虽然这一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尚未出刊,但是崇祯已经鼓励宋应星在奋笔疾书了。
还有王徵的《新制诸器图说》、《远西奇器图说》,当然,这两本书是王徵翻译的。
主要叙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静力学知识,包括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及其联合使用。
这些书本身在大明不算热门,但是对于穿越者张晨来说,它却是价值非常高的。
张晨自己也写了一些后世最基础的物理学公式和知识,很快就会写完,到时候放到这里来,相信慢慢让他们研究、实验,一定可以得到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还有中国古代各种典籍,例如兵法类、建筑类的《木经》,还有炼铁的基础书籍。
这些暂时还用不到,但是却要提前布局,提前将它们都规划好。
因为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探索、去沉淀的。
大明现在是农业社会,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老百姓吃饭的难题。
但有朝一日,粮食问题解决后,商业时代就有土壤了。
许多知识都用得上了,都可以实践出来了。
从国立北京大学回到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崇祯接到了前方突然传来的一道军报:杨鹤在河南兵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