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分工,继汉,中哲,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要是能在战阵前面,摆上一排木车,就能给人带来许多安全感。
而且,在木车上面,还能装上粮草,自带辎重,减轻后勤负担。
“叔治,我令你带着临淄城内的新兵,尽快制作木车!”
“不知府君需要多少?什么时候使用?”
“嗯……”刘备捏着下巴,暗自估算一下时间,道:“至少能让一两万的士卒,随车携带半年的粮草,时间越快越好,最好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搞定!”
“这个……怕是不行。”王修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经过他的解释,刘备才明白,原来在古代,木车所需要的车轮也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术!
它需要技术娴熟的木匠师傅,消耗大量的时间,慢慢制作。
而且,在长途运输中,车轮也是一件易耗品!
要想保持运输状态,就必须携带足够的备用车轮,随时更换。
或者,携带一定数量的木匠师傅,随时维修。
而这些,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准备出来的!
听到解释,刘备恍然,不过,他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
既然车轮难做,那就不要做了!
如今,正是寒冬腊月,黄河冰封,完全可以把木车制成雪橇车的样子!
到时候,顺着黄河冰道,一路向西,直达雒阳!
“雪橇车?”王修似乎从
来没有听说。
“《史记》中记载,大禹治水,踏遍九州,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檋。”刘备解释一句,又把雪橇车的模样简单的画了出来。
王修低头看了看,发现确实把最难做的车轮去掉了。
虽然还没有见到实物,但他似乎已经对刘备产生了盲目的信任,丝毫没有怀疑它能否使用。
见到他急着想要离去,刘备摆了摆手,转而说道:“叔治,你可知道,这世上为何出现农夫、木匠、铁匠等,却不是一个人自己种田,自己打造工具?”
“因为一个人做太慢了!”王修不知道他为何突然询问这些常识,感觉有些茫然。
“没错!确实是太慢了!”刘备点点头,仔细解释道:“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精通所有技术。”
“只要能熟练掌握一项技能,就可以用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别人交换自己所需的物品。”
“本官称之为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王修暗自咀嚼,虽然是个新词,但从字面之上,就能明白其大致含义。
“在社会分工下,出现了农夫,木匠,铁匠,裁缝等各种工匠。”
“在木匠之中,也可以继续分工下去,有专门伐木的,有专门裁木的,还有专门制作各种工具的!”
王修连连点头,这些都是社会常识,只要不是眼瞎之人,就能时常遇到。
只是,他以前还从未想过,这些常识之中,究竟有什么道理?
“为何会继续分工下去?因为分工能够提高效率!”
“效率便是在一定时间内,制作出来的物品数量。”
王修点点头,虽然又是一个新词,不过也很容易理解。
“叔治——”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希望你在制作雪橇车的时候,仔细考虑如何进行分工协作?如何提高制作效率?”
“原来如此!”
王修好像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以前习以为常的常识之中,似乎也蕴藏着全新的道理!
这也未尝不能在儒学之中,另辟蹊径,成为与众不同的经学大师!
于是,他便整理一下衣服,
对着刘备深深的行了一礼,道:“多谢府君提点!”
至此,王修对于刘备的观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