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纸上的温度,眼里的景色
眉师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977 纸上的温度,眼里的景色,奔腾年代——向南向北,眉师娘,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晨和刘立杆出去了一个多星期,拿下了八个项目,这八个项目,可以纳入到刘立杆的“古镇人家”和“平原人家”系列里。
两个人坐在张晨的办公室里,刘立杆说“可以了,现在整个浙江只剩下,往绍兴、宁波、舟山和台州这一路过去。”
张晨看了看刘立杆,还没有说话,刘立杆马上说“好了,把张教授的旗帜收起来,这一路我自己去,放过你。”
张晨松了口气,赶紧拱手说“谢不杀之恩。”
刘立杆大笑,他说“我放过你是我掐指一算,要是你这里的设计方案再不出来,时间就来不及了,前面的这些项目,我准备明年一过完年就开工。”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初,离过年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张晨这里方案出来,还要出正式的设计图纸,然后办理报建手续,能在年底前把所有手续全部完成,已经是神速。
不过,刘立杆心里很笃定,有些地方,要是来不及的话,他可以边建边报,这种小项目,只要关系到位,很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立杆一个人开着车又出发了,张晨办公室里终于清静了下来,他开始摊开纸笔进行设计,虽然在电脑里,用绘图软件设计的速度会更快,但张晨还是习惯了用手画,他觉得笔和纸接触的时候,不断地就会有新的灵感出来。
面对着纸笔的时候,人更多的时候是感性的,设计出来的东西会有温度,而面对屏幕的时候,更多会是理性,张晨看着激光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图片,总有一种冷峻的感觉。
这样的设计,或许会很炫目,适合发在朋友圈,适合网红打卡,但却是不合适的,张晨觉得民宿的设计一定要有温度,要让人感觉到温暖,入住了一家,就想着去住第二家,几家“人家”的民宿住下来,就会对这个品牌产生一种依赖。
房子可以住可以看,可以点缀在风景里,但最终还是给人住的,也只有住得舒服的人,才会为你买单,一次又一次地买单,那些看的人,是从来不买单的。
谭淑珍和小芳,每次来的时候,看到张晨都趴在会议桌那里画画,聚精会神的,两个人都笑了,小芳骂道
“有没有这样的,把人当包身工一样用。”
她转身和谭淑珍说“你赔我,你赔我。”
谭淑珍说好好,“说吧,你想吃什么,或者要什么?”
谭淑珍和小芳坐在那边打闹的时候,张晨几乎没有听到,还是专心致志地画着画,谭淑珍朝他努努嘴,和小芳说
“看到没有,你们家的当包身工还乐在其中,是不是你要为有人提供这样的机会买单啊?”
“去!”小芳啐了一声,两个人都大笑起来。
张晨转过头来看看她们,不知道她们在笑什么,转回头去,又继续自己手里的画笔。
张晨的出手很快,整个人投入进去之后,有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味道,看样子自己还没有退化,感觉还在,手艺还在,敏感度也还在,他对自己颇有一些得意。
刘立杆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张晨已经把他去现场看过的那二十几个项目的设计方案的初稿拿了出来,刘立杆每天都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又拿下了哪里哪里,这些项目,在张晨没去现场看过之后,他是不会动手的,也没有灵感。
刘立杆说不急,反正这些都要放在后面,前面那些先做,要是几十个项目一下子全铺开,他妈的我就变成一条狗,也跑不过来。
刘立杆不急,张晨也不急,那些项目,就先不去管他,等明年再说。
二十几个项目的设计稿,摊开来,连会议桌都放不下,张晨就把它们在地上一张一张摊开,然后他绕着周围一圈走着看着,这情景让他想起了老居,想起了在当初在老居工作室楼上,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淝水之战》的情景。
老居现在已经是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在国外的时间,远远地超过了他在国内的时间,每次给张晨打电话的时候,老居不是在纽约,就是在巴黎、伦敦或米兰,老居后来又创作了《敦刻尔克》、《诺曼底》、《泰坦之战》和《布匿战争》等等,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张晨绕着自己的这些作品走,应该说,这里面每一件作品单独拿出来,张晨自己都很满意,丝毫也不会比安藤忠雄、隈研吾等人的逊色,这些日本的建筑大师,就像日本的所有产品一样,精细,简洁,让人过目不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