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顺水远遁,灵灯,太宵,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听“哗啦啦”的水柱,自裂缝之中喷涌而起!
“他们……他们从墓室的‘排水渠’逃走了!”
金虎明王声嘶力竭地高喝“给爷爷去追!捉到就格杀勿论!”
※※※
嗦啰啰——
幽暗的排水渠中,唯有一轮光圈。那是黄泉燃起的‘青皮灯笼’,正挂在一片小舟般的‘弧形金叶’之柄。
柔和的光从灯罩内渗透出来,照亮两侧不断退后的水渠石壁,同样也洒在‘银月’那精致的脸庞之上,描绘出一张皮肤惨白、毫无血色,宛如玉雕般的俊俏面孔。
不过很快,他原本死灰沉沉的皮肤下,就有毛细血管输送充满灵气的鲜血。
再没过一炷香的时间,他鼻腔中的气息不再微弱无力;脉搏也强劲起来,咚咚地如民擂鼓;就连手足指尖原本发黑的部分,也逐渐变回粉嫩。
这显然是有高人输送磅礴灵气,或是服用了内含海量灵气的救命丹药。
此外,绝无第三种可能。
呼!
黄泉抹去额头的汗珠,心口的石头也总算落地。
他从‘灵王戒’中又取出了三颗‘聚灵丹’一颗再给‘银月’口服,加快其内伤愈合;一颗给‘妙琳’,补充其连日损耗的灵气,好让她能尽快参战;还有一颗,自然是黄泉他自己服用。
毕竟他方才连续施展了十余次‘流灵诀’的法术,强行推动这片‘随葬金叶’至此,已是损耗不小。
妙琳双手合十,推托道“阿弥陀佛,多谢黄施主一番好意。可师父她老人家常教导弟子‘无功不受禄’,贫尼刚才一点忙都没帮上,恐怕……”
黄泉早就猜到这小尼姑天真迂腐,绝不肯轻易收受丹药。
他眼珠一转,惺惺作态道“小师父,你要黄某丧命在这不见天日的‘巨人墓’里呢?那你就大可不必服用此药了。要不然这样,你干脆一剑杀了我,给我个痛快!”
妙琳眼波一晃,皱眉问“黄……黄施主何出此言?你是个好人,贫尼怎能加害于你呢?!”
黄泉笑道“咦?你不是不肯吃此药吗?那与动手杀我有何异处?”
“这,这哪能一样嘛?”
“哪不一样?”
——黄泉抢道“若是你不肯服这‘聚灵丹’,你的灵气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也就意味着你和‘银月’一样,都成了我的拖油瓶。对吗?”
妙琳眉宇不展,垂首点头。
黄泉接着道“万一那‘金虎明王’识破了我的伎俩,发现棺材旁边的排水沟渠,正连接这条下水阴沟,再派人追杀而来……你叫我一个人拖着你们两个累赘,再腾出手牵住这个‘魔宗妖人’,怎么去和他们比武对垒?这不是和要我的命,没有区别吗?”
妙琳纵使再固执,但也明知事理。
“那,那贫尼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她再度拜谢黄泉,取下这颗‘聚灵丹’,咕嘟服下。
见‘妙琳’听话,黄泉总算松了口气,便自感叹起来“唉,也不知道这‘下水阴沟’究竟通往哪里,到几时才是个头啊!”
“哼哼!”
——那束手束脚的‘魔宗囚徒’狞笑道“当然是通往人间地狱,叫你们被那业火烧死、天雷轰死、乱石砸死、统统暴毙死绝了!哇哈哈!”
妙琳服下丹药,脸颊已有了红晕。
她连连摇头,哀叹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同为佛门中人,你为何出言如此歹毒?就算如你所愿,贫尼与黄施主都惨死于此,对你,又有任何的好处呢?”
魔宗囚徒狂笑不止,道“怎么没有好处?你们一死,老子就得了自由,而且还出了心头一口恶气!我恨不得……恨不得现在就扒光你这身黄蜡蜡的禅衣,咬你的……”
咚!
黄泉再也听不下去。
一记收放自如的手刀,击在这狂徒的脖颈,叫他安静片刻。
妙琳的眼波,泛着清幽的光。
她黯然叹息,心中实在难以理解天底下怎会有如此歹毒的人存在?大家和睦相处不是很美好吗?
黄泉边收拾那‘转经筒’和‘鼠面明王’的尸首,设法塞进‘银月’怀中那支‘玉杆狐毫’的灵域之中,边随口道“小师父,莫要去想的太多。善恶本就共生,没了恶,那善也便不复存在,那是善是恶,还有什么区别呢?”
妙琳一愣,她吃惊的是黄泉不但能猜出自己心中所想,又能以玄奥的妙语相劝,着实不像是个十七八岁的愣头少年。
黄泉又道“倘若世间只剩你我二人,那你就是善,我就是恶。我若叫你杀了我,惩恶扬善,你会选择除魔卫道吗?”
妙琳的眼神陡然突变,就像是仰望活佛一般,摇头说不。
黄泉笑道“那你包庇黄某这个恶厮,你也成了恶人。反观,你若选择杀我,从而匡扶正道,那你也双手染血,成为了世上唯一那个杀人恶者。你,又是善是恶呢?”
妙琳无从答辩。
她遁入空门十余载,还从未如此设想过。
黄泉一顿,叹道“由此可见,善恶并不是固然存在的,而是相对的。今日我要杀人,我便是恶,他日人要杀我,那人也就成了恶。其实大同小异。但是,如今我们若不铲除‘无相灭宗’,那他们可就要引得‘明尊大神’入世!到时候天下苍生大难……恐怕谁都无法幸免啊!”
妙琳盯着这位面容稍显稚嫩的男子,细想良久。终于醍醐灌顶道“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黄施主真是有大智慧……如此以小见大,贫尼忽然就开化了!”
黄泉摇头摆手,对自己不削一顾道“惭愧惭愧,我只在年少时学过些佛经典籍、道家玄门,再略有求索而已。哪比得上小师父你自幼熏陶佛法,心底纯良无垢?”
这,正是‘太周国人’的天赋——对万事万物有深入的思考与理解。
也正是他们为何能在‘修灵之途’上,走得如此顺当的最大理由。
就在两人四目相接,互相钦佩之际。
只听左侧石壁,自上而下嘎喇喇地崩开裂口!
在黄泉的眼前,现出了‘五个人’的身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