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时司徒 一,汉元1836,舟至九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正如首辅所说,眼下劣钱充斥天下,以至铜钱价格一日低过一日,臣将此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p>

</p>

对</p>

</p>

他伸出一根手指道:“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源在于劣币与良币实际价值不同,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能够和良币按照同一价值进行兑换,如此一来,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自然都要降低铸币含铜量,从而获取暴利。”</p>

</p>

“但若是朝廷能够铸造质量上乘的铜钱,且准许民间自行设置兑换比例,那么如此一来良币必然驱逐劣币,朝廷也就可以从中获利。”</p>

</p>

“铸币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将铜冶炼成钱币的过程中赚取差价,臣将之称为铸币税。此税本应是朝廷所有,现在则为民间所窃取。”</p>

</p>

“据臣所知,仅有宋一朝,每年便可收取铸币税数十万贯。倘若宝泉局能够加大铸币数量,臣以为,这一块每年应当能为国库增收至少十数万两银了。”</p>

</p>

“嘶,这么多!”</p>

</p>

崇祯听得两眼发亮,当即身体前倾想要听得更加清楚。</p>

</p>

刘锡命心里笑了笑,我咋知道,这不是吹牛逼嘛。</p>

</p>

不过按照宋朝最高时年铸币三百多万贯来算,这个铸币税估计也差不多。</p>

</p>

李待问捋须看向刘锡命,“新安伯还没有说铜从何来呢,就算朝廷大力铸钱,可是本朝缺铜却是事实啊。”</p>

</p>

刘锡命含笑而立,右手手指向皇极殿外的南方天空指了指。</p>

</p>

“本朝缺铜是不假,但是这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本朝以外的日本等地多产铜矿,若是能从海外大肆购铜,此事便有着落了。”</p>

</p>

一群大臣又是愕然,这事能有你说的这般轻巧?</p>

</p>

李待问捋须的手差点儿没将自已胡了扯下来几根,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做了几年了,往常每天都是度日如年一般。</p>

</p>

哪晓得这位新安伯才一上任就敢拍着胸脯保证能找来钱花,这让他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p>

</p>

“海贸之事哪有说的这般轻巧,新安伯还是要多想想再说,此外买铜也要本钱,户部如今到哪儿去找。”</p>

</p>

“对啊,对啊。”</p>

</p>

……</p>

</p>

看了看皇极殿中众人的表情,刘锡命心中暗自得意。</p>

</p>

还真别说,这件事当今天下恐怕也就他刘锡命能够做得下来。</p>

</p>

如今吕宋将军府已经稳坐吕宋,加上占领台湾打通东南海路之</p>

</p>

眼下吕宋汉人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十二万人,这么多人口涌入,吕宋将军府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也大大增加,对于吕宋本岛上的土人控制力也大幅增强。</p>

</p>

在这种条件下,吕宋的大量矿产得以开产。</p>

</p>

根据吕宋传回来的消息来看,眼下吕宋每年产黄金17万两,白银76万两,铜矿、铁矿更是达到了800万斤(4000吨)的产量。</p>

</p>

更不用说吕宋还深度涉入了日本贸易,每年至少能从日本进口500到600万斤的铜矿。</p>

</p>

因此这会儿李待问一说起这个问题,刘锡命便充满了自信地微笑回道:</p>

</p>

“大司徒不必担忧,本官既然敢夸下海口,对此自然已经有过考量,倘若此事真的能成,那朝廷无疑是多了一个财源,而且此法不用经过地方,于百姓也无害处。”</p>

</p>

“至于购铜一事,想来只有看能否赊欠了,待铸币成功再以铜钱抵扣就是。朝廷如今每年铸币六万余贯,所得也不过一万贯左右,左右不会少于此数的。”</p>

</p>

崇祯在御座上听得连连点头,见刘锡命侃侃而谈,他赶忙开口将此事定死道:</p>

</p>

“既然爱卿胸有成足,那此事便由你来主导,尽快促成此事。”</p>

</p>

刘锡命马上打蛇顺杆上提了个要求,“陛下,此事要想推行,少不得需要宝泉局和工部下属衙门相助,此事还请陛下许臣特许之权。”</p>

</p>

崇祯现在眼里都是银了,哪里关心这些小事,当下便挥挥手,“你如今是户部尚书,这些事你都管得,有谁敢阻挠的你看着办便是。”</p>

</p>

“谢陛下。”</p>

</p>

“陛下,辽东有事禀奏……”</p>

</p>

好不容易把刘锡命的事情说完,其他各部官员纷纷上奏陈述各自事务,皇极殿中再次响起了辩论争吵的声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奈何皇叔看上我

仪惜流殇

向导他真的不想卷[重生]

狂渚

江河

踏梦江河

相亲后,我科学家的身份被曝光

寒木新烟

你是综艺人

纸箱不要

神豪从系统抽奖开始

九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