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鸟羽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八刀蝉与玉猪龙,剑断化蝶,益鸟羽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件玉带钩造型精美,纹饰古朴,雕双头瑞兽,共用一体,前端圆鼓,雕一兽首,圆目宽额,浓眉横,细鼻梁微凸,大兽嘴,兽身鼓起,通体饰浅浮雕勾云纹,尾端弯曲上卷,雕近一龙首,前吻突出,鼻尖上翘,细嘴,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小圆耳,带钩背面为一菌状圆形扣钉。
从纹饰和样式看,这种以龙为钩首,整体曲线优美,棱角分明,以高浮雕勾云纹为饰,钩身素面较多的造型为西汉早中期所有,从钩身褐黑色的沁色同样可以确定其年代。
令陈松感兴趣的是,这件玉带钩采用的不是白玉,属于非常少见的黄玉。
在两汉时期,玉带钩为帝王、贵族所专用,无一不是材质精良,工艺精巧之物,但亦有等级之分,除了工艺外,更重要的就是玉色的区别。
在古代,黄玉为皇室专用的玉石,地位崇高,是真正的玉中贵族,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偏色,时亦有之,故而令人贱黄而贵白,是见少也……
由此可见,明代士大夫玩玉,赏玉,皆是以黄玉为贵,到了清代,黄色变成皇家独尊,皇家对于黄玉的推崇将黄玉的地位推向了一个巅峰阶段。
历中上使用黄玉较多的年代大体有两个,一个是战国至汉代,一个是明清,而战国至汉代是黄玉比较集中使用的一个时期,倒也侧面再一次佐证了这件玉带钩的年份。
第三件是玉猪龙,长度有15厘米,猪首龙身,通体出现钙化,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未受沁处可见原生玉质缜密透亮,龙体卷曲如c形,首尾以一条缺而不断的口相隔,浑圆饱满。
猪首形象刻划逼真,肥首大耳,两耳耸立,似在微微扇动,极有动感,面部结构清晰,大眼略微突起,正视前方,炯炯有神,鼻梁上带有多道明显皱纹,阔嘴,吻部前突,口微张,面部回环自如,抑扬有致,流婉畅达,整体采用平凹变化的瓦沟纹与阴刻纹相互配合,工艺主体有力,中央有一大环孔,背部靠颈际有一小圆。
“历经5000年沧桑变迁典型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啊!”
陈松看着整体造型带有原始的质朴美感、纯厚的古朴韵味鲜明可见的玉猪龙,忍不住赞叹一声。
玉猪龙是龙与猪的结合体,而得“猪龙”之名,又名玉兽玦,是华夏最早出现的龙形图腾器物,也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起源,亦是祭司祭祀时,与神沟通的道具,为红山文化时期专属。
红山文化,属于母系社会,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而“红山”,是指山体为暗红色花岗岩的赤峰。
第四件是玉璜,整体扁平,形状为扇面形,弧度近乎120度,两端平齐,两边有孔,璜的上下边缘处有对称的齿脊,顶端有一孔,两面纹饰相同,外侧是细密阴线纹,内区是双阴线勾云纹,勾云纹向器表平面内略微下凹,还有圆圈纹,玉色微绿,呈半透明。
陈松打量一番后,始终感觉不太对劲,可又说不上哪里不对,不由拿起放大镜细细看了起来。
玉璜是一种佩戴饰物,在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都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
《周礼》一书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象。
从这块玉璜的样式看,很明显只是一组玉佩饰中的一件佩件。
马老板看到陈松动作,心中一紧,有些心虚地看了王会长一眼。
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