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与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封天议,汉风长歌,莫非与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元德?”刘煜听到这个名字后不由地想起自己的师傅元德道人,“这人是不是道士?”
“哪里是什么道士,却是一个虎腰雄背的武将。老夫对他并不了解,因为他是邹夫子请来的。”
“据说曾是齐国技击营的练兵主将。但是不为齐王所喜,封天台之议后,便不得而知了。”
刘煜想起自己的那位授业师傅身形还真是魁梧得很,但却不能定论是这个刘元德。
“诸人当时对四国乱战形势都是各说各的理,五德始终之说倒是得到大部分人认同。”太史元继续道,“但在水德所兴之地,鲁仲子说秦人一直认为兴于渭水,水德在西。”
“董其琛当时却不以为然,只是渭水之德的言论已久,秦人要兴的话早兴了。”
“欧阳卓又说水德之说当兴于南方,天象移位,江水所向正是水德之兴的方向。”
“我觉得诸位前辈的立足点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刘煜听着评论道,“水德什么的,都不必太较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讲到了一句千古格言,“这水既不是渭水,也不是江水,而的天下的百姓。”
“刘小友好见地。”太史元抚须笑道,“只是世人流于表象,揣摩天意之举实在是有些牵强。”
便是被称为老神仙的太史元似乎对天意之说也有一份客观的心,刘煜不由地感到奇怪。
“诸人在封天台一连争吵了两日,除了十六个年轻人之外,其他的观点都出现了剧烈的争论。”
“十六个?不是十八个吗?”刘煜诧异道。
“另外两人在星象排列一个在北,草原一方,另一个在南,则是在山越之地。”太史元笑道。
“恰好那日商贾景道茂为诸人送些饭食,无意出口道,草原上的那人或许是魏氏的人。众人才醒悟过来。”
“这景道茂倒是关于经营的人,事后便借了老夫的名号开起风云楼,虽然不提封天台之议,但却让十七人的榜单天下皆知。”
“而山越之人,也不是在座诸人提起的,却是欧阳矩子的侄子提醒会不会是项氏之人?”
“原来项如意是后面加上来的。”刘煜不禁一笑,接着问道,“前辈,魏氏中又有哪位少年英杰?”
“魏冲,魏家家主魏邦的孙辈,年纪应该比你还小两岁。”
“那么封天台之议后面怎么样了?”刘煜终于了解到了风云榜的前因后果。
“能有怎么样?”太史元笑道,“大家不欢而散。”
“前辈今日为何跟晚辈提及这件十三年前往事?”刘煜想不出来太史元为什么跟自己谈这件事。
“因为十三年后,又有异星划过秦地,贪狼之祸将遍及华夏四国,甚至蔓延至北方草原。”太史元接着道。
“老夫想来想去,这些事情似乎跟小友都有关联。以老夫所料不差的话,小友不日就打算西北而行了吧。”
刘煜听后吃了一惊,“前辈何出此言?”
“还记得当时你离开静室时,老夫跟你说的那句话吗?”太史元问道。
“云月三千里,风沙故人归。”刘煜脑海中浮现出这句话来。
“老夫告诉你封天台之议,就是告诉你,天意在人,尽力而为。即使开始有些困难,但若挺过去,却不失为一场历练。”太史元缓缓地道。
“晚辈受教了。”刘煜恭敬的地拜服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