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0、Chapter 70,是白月光呀,桃花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个人的训练告一个段落。
在场边休息了没两分钟,伊万就撺掇着想去隔壁看看短道队的训练。闻遥没法,只好带着他去。
此时短道队正在进行冰上训练。
一过去就能看到壁垒分明的两拨人正在进行不同的训练,新队员大多都在场地正中间的空地进行基础训练。老队员们正在外圈的跑道上进行实战训练。
这次二十多个新队员中,只有南川跟着几个老队员在练。
南川进步很快。
几乎刚进队就成了队内主要培养的几名队员之一。
短道男队目前有点青黄不接,上个赛季能上的都是一些连续征战了好几个赛季的老选手,很多都已经在退役的边缘了。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在体能与爆发力方面逐渐被新人赶超。
而新人里面能顶上的不多,所以教练们打算趁着这次的高原集训,看看集中的高强度的训练下,这些新人里能不能出来几个好苗子,一步步从老队员手里将短道队的大旗接过去。
新人之中,钟教练对南川的期望很高。
他打算让南川先参加国内锦标赛,目前主攻1500米,根据成绩再看看让他上5000米接力和1000米项目。
闻遥和伊万过去的时候,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南川与其他几名队员同时滑出起跑线。
他们正在进行分组实战训练,每个人身上都在这不同颜色的标识,六人分成红黄蓝三组。
钟教练站在场边看着,偏头注意到他们来了,微笑了下,随口聊起他们的训练内容。
最近短道队正在练新的战术。
他们将这个战术称为火箭战术(注)。
这个战术主要运用在1500米和5000米接力上。在开局阶段,由一名队员快速杀出重围,建立起绝对的优势,利用另一名队员压制其他对手的速速,两人之间只要配合得当,就可以锁定冠军。对于中国短道速滑队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闻遥在旁听了一会儿,觉得这个战术有点似曾相识。
钟教练笑道:“之前看南川在比赛里用过对吧?”
说来也挺巧的,国家队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开始着手进行这个战术的训练了,但是就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选手打这个配合。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实战机会去完善和调整战术细节。
直到钟教练在四校联赛上看到了南川。
当时比赛开始之后,南川先是跟在大部队身后,不久之后,快速加速,冲出大部队,而且保持高速,将大部队甩在了身后,建立起了绝对优势,随后他的队友开始加速,上升到了大部队的第一位,开始限制其他对手提速。当时与他配合的胡浩然实力稍弱没能成功挡住其他选手,否则南川的这个战术是绝对成功的。
当时南川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战术意图,竟然与钟教练提出的想法不谋而合。
其实这种战术是一种非常冒险的做法,在1500米的赛场当中,率先发力,一定会在后程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此时很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第一种是一号选手后程乏力,优势逐渐被消耗;另一种可能是,二号选手没能压制,其他选手从大部队杀出重围,实现反超。
当时南川却正好解开了他的这个困惑——
前半段通过跟滑来保留体力,中段开始发力,并且可以根据赛况来灵活及时地改变战术来完成超越,将火箭战术作为核心延伸出千变万化的战术结构。
这也就是钟教练一直大力举荐他进国家队的主要理由。
他相信以南川的技术和头脑,一定能够将这个战术发挥到极致。
……
……
最后一周,高原集训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李启鹏过来通知说,会有媒体过来进行采访。
相当于是一场小型的记者见面会,到时候在会上两队会向媒体宣布一些新赛季的准备工作、目标和预期等等。
除了几个老资历的金牌热门,今年闻遥作为刚升组的花滑新秀,女子组的新“一姐”,也成为了记者们采访的重点。
例行的几个问题之后,接下来的一些问题几乎都是照着闻遥去的。
比如最近训练上有没有什么突破,特别是之前在日本冰演上拿出的四周跳有没有机会放进自由滑?比如新赛季的两套节目会不会延续上个赛季的风格,继续走美少年路线?再比如今年将升上成年组,面对更强大的对手,还有没有信心再次夺冠之类的问题。
闻遥不太擅长应对媒体连珠炮般的提问,只是简单回答了问题。
“四周跳方面目前正在练习后内结环跳,按照计划是打算将它放入自由滑里。”
“节目风格方面还是打算尽可能的多去尝试不同的风格,希望新赛季的节目能够超出大家的期待。”
“至于夺冠的信心……只能说,我今年的目标依然是世界冠军。”
她的回答依然是一贯的温和谦虚,也是一贯的难掩坦荡霸气。
在座的其他队友们忍不住会心一笑。
……
花滑队采访之后,是短道队。
这次短道队有很多新人亮相,一开始记者们的注意力都在女队上,毕竟近几年来女队都是夺金的热门。国内男子项目一直不太行,因此记者们也不太关注。
但是等到新队上场之后,很快有人发现其中有个长得很出挑的新队员,记者们纷纷眼前一亮。
这么高的颜值,新闻到时候发出去,肯定会很有话题度。
如今体育明星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是长得好看的运动员,就越容易受到关注。这个年轻人要是自己再争一点气,稍稍拿个名次,肯定很快就能出名了。
于是记者们赶紧翻了翻事先发的资料,发现他不仅有高颜值,居然还是一枚妥妥的学霸,a大的。
不仅有颜值,还有学历,将来再出了成绩——
记者们纷纷心想,这年轻人怕是真的要火。
于是好几个女记者立刻就开始主动向他提问,打算开挖第一手资料。
台下角落,一名男记者有点酸,拍了几张照片就放下了相机:“别被这金字招牌晃瞎眼啊,没准是a大名下挂牌的学院呢。现在什么人都敢说自己是a大的,根本经不起考据。再说了,搞不好就是光凭短道成绩招进去的,不是早听说a大有个体育经管班吗?”
坐他旁边的女记者不服气,反驳道:“你别想当然好吧?没准人家真有真才实学呢?”
男记者嗤笑道:“有真才实学练什么体育?都进a大了好好学点什么不行?你要不信我问问看怎么样?”
于是也不等女记者反应,直接拿麦问:“请问南川你在a大是学什么专业的?是凭短道成绩进去的还是考进去的?”
现场静了一下。
这问题,乍一听还真有点尖锐了。周所周知,体育生普遍文化课成绩都不怎么样,一方面可能是学业不行才专项练体育,一方面可能也不像普通学生那样有时间和精力专注学习,久而久之成绩方面自然就上不去了。
然而这个会令大多数运动员都尴尬的问题问出来,短道队众人反倒彼此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这问题问到他们队的学神面前,也算是这位记者运气不好。
台上,南川面不改色地拿起麦克风,答道:“应该算是学计算机的吧。”
男记者看准他语气里的迟疑,追问道:“‘应该算是’?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