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风云再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章少年中国说,盛世大唐美名扬,笑看风云再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题的策论试题是如何治理黄河水患。<r />
<r />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从前隋有科举考试开始,几乎每次策论必有之题。<r />
<r />
解答比较简单,难得的是有新意。<r />
<r />
第二道策论题是关于均田制的解析,这个算是一个新试题,毕竟均田制刚刚推行不久。<r />
<r />
第三道策论题是有关于苛捐杂税的解析,也是一道老生常谈的考题了。<r />
<r />
让林然大吃一惊的是居然还有第四道策论题。<r />
<r />
从老师吴普光给他的所有试卷来看,从科举至今策论没有超出过三道策论的时候,如今这个记录有幸被林然他们这一届考生给打破了。<r />
<r />
再看策论题目,竟然是一道从未出现过的题目,论科举选材的重要性?<r />
<r />
林然脑中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最后一道策论是强加上去的。不过这道题目对于林然来说那简直是小菜一碟。<r />
<r />
对于在大学里写过不少论文的他来说,这四道题目都很简单。<r />
<r />
更何况有了历届科举试卷的巩固,林然不加思索,立即挥笔研磨,奋笔疾书起来。<r />
<r />
前面三道策论题,林然都答的中规中矩。<r />
<r />
一直到第四道策论林然突然间灵光一闪,决定剑走偏锋。<r />
<r />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浮现在林然的脑海里,于是一篇洋洋洒洒的华美篇章在万年县考场的学堂里诞生了。<r />
<r />
林然之所以将整篇少年中国说,略加修改后跃然纸上,因为如今整个大唐的教育事业确实存在很大的缺陷。<r />
<r />
一是,整个大唐的教育资源大部分被世家权贵把持着,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持着绝大部分的官员位置。<r />
<r />
这种现象当然不是李二陛下登基以来才形成的,而是从前隋传下来的。<r />
<r />
这也是李二陛下如今最头疼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即便他看不惯有些官员的做为,或者决定免去他的职位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代替他的官职。<r />
<r />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强烈的嘲笑和悲哀。<r />
<r />
为此手段强横的李二陛下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无奈的退步!<r />
<r />
二是,整个大唐的教育资源太过稀缺。相对于后世的遍地开花的中小学,不仅学校由国家统一规划,师资力量也是配置的非常合理,最主要的是幼儿园的火热开办,真正实现了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口号和目标。<r />
<r />
基础教育系统的完善最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届比一届优秀的学生。<r />
<r />
这点在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不断上升上便可见一斑。<r />
<r />
对比与如今的教育体系,整个大唐只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国子监。<r />
<r />
可是国子监满打满算里面只有三百名监生,再加上科举录取的有限的举人进士以上的功名,对于整个大唐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r />
<r />
三是,寒门根本读不起书,交不起束修,所以进不了学堂。<r />
<r />
如此反复循环下去,知识永远被上层的世家和贵族所掌握着,对整个大唐的发展来说,起到很大的掣肘作用。<r />
<r />
林然反复检查所写策论,在其他考生眉头紧锁的时候,林然依然起身站了起来。<r />
<r />
主考官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第一交卷已经习以为常。<r />
<r />
他所看重的是这少年第四道策论题是如何解题的?<r />
<r />
这也是礼部派人送试卷时专门交代过的,今年策论的重点在第四题。<r />
<r />
也就是说只要第四道策论题作答的比较完美,这试卷就可放入录取之列了。<r />
<r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