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兼并六国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5、兼并六国,七彩国的秘密秦政苏盈玉,最新章节全文阅读,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最终的判|决出世,老秦人欢欣鼓舞,因为他们知道,这意味着嫪毐之乱彻底过去了。而他们即将迎来年轻秦王的统治。这种心情差不多和每年告别旧年迎来新年是一样的感觉。
不过,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却觉得嫪毐的事并不算完,或者——嫪毐完了,但秦国又会迎来新的麻烦。
他们得出这个结论,也是从判|决里解读出来的一点信息。
一个身材略显羸弱的年轻人,在悬挂的诏令前站住,对着众人道:“没有人觉得这极怪么!”
原本大体上算是欢欣鼓舞的人群听见年轻人这句话后,安静了下来。
“怪在哪里?”
年轻人看过去,发现问出这个问题的,是一个眉目温顺的少年,少年的气质倒是和他刚刚的语气很相配,乖乖的。
不过站在少年身边的那个人就不是这样了。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很是桀骜不驯的样子。
“怎么不说了?”
身材羸弱的年轻人在看见这两个人后,心里琢磨着待会逃跑的路线。
听见这句话后,年轻人咧嘴一笑,他转身伸手指着诏令上的内容道:“诸位且看这列——相国吕不韦期间渎职,念其及时止损,功过相抵,不予罚判。”
当他念出这句话后,人群中寂静了一下,但很快便传出了嘀咕:是怪也。
年轻人自然听见了,他收敛了笑,但余光还是关注着那个少年还有少年身边的人身上。
“诸位应当都明白,此次若不是相国连同昌平君、昌文君一起领着咸阳士卒与叛军在咸阳争斗,这场叛乱恐怕也不能很快平息。如此来看——相国成功保卫王室,应该只有功,哪里来的过呢?”
“是也——怪事也。”有人附和道。
然而,很快又有人道:“诸位莫不是忘了几日前悬挂于咸阳四门的王书?”
年轻人听见这句话,嘴角冷冷地勾起一个笑。
还没等他开口,便有一个莽汉高声问道:“说了什么?我去的时候,人已经散了,不认得字,有没人告诉我,你知道说来听听。”
“嫪毐之所以能在秦国造出这么大的事来——全是因为之前官吏涣散——秦国出了大疏漏,才让这么个玩意儿蹦出来的。”
“这和相国有什么关系?”
“自然有关系!那时候大王还未亲政呐!国事都是由相国领着一班大臣办的。出了嫪毐这样的人,相国难逃其咎!”
“那这功过相抵便也是很有道理的。”
“廷尉做事哪有没道理的?”
年轻人见状,眼珠转了转,摇摇头道:“我看不见得,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众人闻言又把目光看向年轻人,等着年轻人的下文。
“你们不知道——嫪毐的身份。”
有人嗤笑一声:“什么身份?阴山大物?”语毕哈哈大笑,其他人听了也跟着笑了出来。不过也有几个是笑不出的。这实在是秦国的耻辱。
年轻人不在意众人的嘲弄,他继续道:“我曾见过嫪毐——他是相国的门客。”
人群随着这句话,陷入了一阵沉寂中,没人吭声。
有人发出了质疑:“相国的门客?胡言乱语也!”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若是相国的门客,怎么会做了宦官?哦——是个假宦官——侍奉太后——”
众人一想,立刻像是明白了什么,顿时脸红耳热。
年轻人见状立刻趁热道:“相国的门客怎么摇身一变,成了侍奉太后的宦官?这当中若没有猫腻,谁也不敢信!”
众人闻言,立刻交头接耳,低声讨论起来。眉目间是焦灼和惶惑。
年轻人见状,嘴角勾起了一个笑。
“胡言乱语!”突然,人群中一个人走了出来:“你是哪里来的人?”
年轻人见是站在那个乖乖少年身边的人,心里一跳,也没回答这个人,按照计划,他立刻转了身子,按照脑海中构想的逃跑路线溜走。
他的身手和反应是如此的灵活,令魁梧的年轻人——也就是蒙恬——措手不及。
蒙恬是想抓住这个人的,然而人已经溜走,无可奈何也。
“蒙大哥,这件事要告诉大王么?”那个乖乖少年低声问道。
--------
嬴政下朝后,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汗,黏在身上实在很不舒服,于是便教伐檀和桃夭准备好热水。
自汝南去了之后,嬴政的起居便由她们照顾。因此对准备热水这样的事,她们早已驾轻就熟。她们知道把水温调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水里加多少的花瓣,会令嬴政满意。
做完这一切后,她们便可以去通知嬴政了。
她们无须侍奉嬴政洗澡,相反,她们知道,这位美姿容的年轻君王完全不喜欢这方面的服侍。
得到嬴政的点头后,她们便要安静地离开房间,退到走廊上阻止所有人的进入。除非嬴政亲自出来,否则任何事都不能成为别人进入这个房间的理由。
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履行这样的职责,但却从不觉得厌倦。
嬴政等到房间只剩下她一个人后,便宽衣解带,将身子浸入巨大的木桶中,靠在桶壁。
袅袅的烟气熏蒸着她的肌肤,让她的脸色粉红起来。
她闭上眼,让自己休息一会儿。
思绪放空了一会儿后,她睁开了眼睛,觉得脑子清醒了些。
而脑子一清醒,她便开始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
这次早朝之后,嬴政明白,嫪毐的事并不算完。虽然——最终的判决已经昭告了臣民,嫪毐的身体已经喂了荒野,为嫪毐谋划的逆反大臣头颅已经落了地,那些家臣也会从这个月开始立即迁往蜀地——但是,若她就因此而松了一口气,觉得万事大吉,那实在是愚蠢至极了。
那日同王绾和老廷尉交谈之后,她明白嫪毐的事牵扯到了目下秦国十分要紧的一个人物——吕不韦。
嬴政这几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吕不韦到底是不是一个忠臣。
其实,她在很久之前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当时促使她思考这个问题的是她已经死去的王弟。
这一次,则是很多人——很多事。
吕不韦和她母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情感,吕不韦与她父王那亦敌亦友的关系,吕不韦为秦国立下的赫赫功勋。
这些,都没法让嬴政对吕不韦做出一个评判。
以前,嬴政对吕不韦的情感,一直都是单一的。要么是单纯的欣赏和敬佩,要么就是单一的憎恨或者厌恶。
但现在,当自己已经成功的加冠,当自己成功的从诡谲的风云中保住了自己的头,她对吕不韦的感情突然变得幽微起来。
说敬佩和欣赏,这种感情是很淡的——因为她已经知道了吕不韦的弱点和污点。
说完全的憎恨和厌恶,也谈不上。
那为什么,她却一直有种直觉——一种必须要除掉吕不韦的欲|望呢?
嬴政将身子完全的倚靠在了木桶上,整个人十分的放松。
这种放松的状态有助于她做进一步的思考。
还是说,自古以来,一国的君主对于功高的大臣就是容不下的呢?如楚平王和伍子胥,如先祖于白起?还有吴起、文种
嬴政从前是贬斥这样的事的,可如今轮到她,竟然也不能免俗?
嬴政这么想着,便像是钻进了牛角尖,想不清楚就不愿出来。
不过她对自己的性子也是清楚一点的,当她意识到她现在可能就是处于牛角尖的困境中。
此路不通——换条路想怎么样呢?
嬴政有了一点灵感,她将自己的思路往另一个方向推进了些。
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们死后,他们所处的国家的发展怎样了呢?
并不是全然的坏,也不是全然的好,有的国家仍旧蒸蒸日上,有的国家却很快地江河日下。
这些人的死距离嬴政已经很多年了,因而,嬴政很难去假设,如果当初这些大臣没有被杀,这些国家会有怎样的走向。
但,至少这个事实告诉她一个道理。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君主们都有不得不杀这个人的理由。
那么这些君主都是心胸狭隘么?都是目光短浅的人?都是讨厌大臣们在政治权力上对自己的凌驾么?
恐怕不尽然。
嬴政此刻也无意再去胡乱揣测那些国君的心思。她已经从这样的思考中得到了一点启发。
由着这点启发,她重新考虑吕不韦。
那些被杀的大臣们,大多看起来都是忠心的,就像吕不韦一样——在旁人看来是背着很多功劳图秦强的忠臣。
但他们最后仍旧间接或直接地被自己的国君处死,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一个国君任用自己的臣子,忠心并不是他们的“免死金牌”——当然,赐死是很极端的一种结果。到了这一步,无论旁人愿不愿意承认,但在嬴政看来,这个臣子也该死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一国之君愿意一直任用某个大臣,而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候,又不愿意重用呢?
才?
有才之人何其多?而且世间之人对才的评判又是各不相同的。
在一些人眼里巴不得用千斤金请来的有才之士,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成了可有可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