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6、回蜀,诗仙要戒酒,一一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阿年……”
“干嘛!”
“是我错了……”
“认错也没用,心情不好,我要买醉消愁。”
“原来如此。”
“你笑什么!”
“曹蒲酒。”
“哦,好香呀。”
……
一路停停走走,闹闹笑笑,历时数月,终于回到了锦州昌明县。
阔别几年,大匡山葱翠依旧,一草一木如故,连空气里幽深的味道与记忆里一般无二。他们没有过多沉浸在往昔的回忆里,步伐匆忙,疾步向山顶迈进,直到草屋映入眼帘,才停下脚步。
赵年的视线扫过院里的陈设摆件,饮了一半的茶水,还没缝好的靴子,随风铃铃响动的铃铛,角落里的锄头,还未晒好的药材……
“阿年?”
赵年猛然转身,院门口立着穿着俭朴、背着药篓而归的二人,她的眼眶顿时红了,冲上前搂住来人,哽咽道。
“月姨、赵叔!”
卢月和赵蕤吃了一惊,双眼直瞅着赵年,看她气色不错,心里很是欢欣,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赵蕤也露出了不淡然的神态,和卢月一左一右,围着赵年嘘寒问暖。
这种彻底的无视,不受宠爱的孤独感,很久违了。李白仰头笑了笑,心酸的泪花里有着亲切的味道,莫名感动着他。
贴心地静待了片刻,李白以轻咳声作为开场,强行加入重逢的快乐中。
“先生,师娘。”聊够了吗?不看看我吗?
赵年率先回头,看向了李白,听他说话,于是赵蕤和卢月也分出了一些注意力。
“太白回来了。”赵蕤颔首,亲和又不失沉稳,和方才的失态判若两人。
卢月拉着赵年的手不放,望着李白,慈爱地笑道,“甚好,圆娘看见你会很欢喜的。”
“此次回乡是因阿圆的婚事不错,但除此之外,另有一件大事。”李白又看似突兀地行了一个礼,随后在赵蕤和卢月错愕的目光下,与赵年交换了一个眼神。
卢月是把赵年看作眼珠子在疼爱着,他和赵年在外游历了三两年,好不容易回乡,要想再从赵蕤和卢月手中把人领走,显然没有那么容易。然而他的功名未成,迟早还是要走的,趁着这个机会,早早解决人生大事,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再次同行游历,也名正言顺。
回途时,他们已达成共识,订亲是第一要事。
卢月隐隐猜到了,顿时把赵年护得更紧了,看着李白的神色,和盯着狼崽子一般无二。
赵蕤摇了摇头,说道,“既是大事,且容后细谈,你们长途跋涉,先休养几日。”
“说的是,你们先歇一歇,我去做饭。”卢月连忙应和,拾起药篓,留下一个忙碌的背影。
“月姨,我来帮你。”赵年也顾不上其他,跟着卢月就走了。
首战败北,李白颓然地坐在赵蕤身边,看着他不急不慢地煮着茶,更是胸闷急躁,直勾勾注视着对方,只怕着赵蕤能给他一个目光。
过了许久,赵蕤在李白面前放下一杯热茶,缓缓说道,“你的大事。”
李白双眸一亮,望着赵蕤,眼里满是激动。
“十六娘事了,再谈。”赵蕤几个字拍案定论。
再谈?李白双眼圆睁,“先生。”
“这般不沉稳,我们如何放心?”赵蕤叹声说道。
“我与阿年心意相通,长辈们早早订下,才好动手筹备。”
赵蕤听完,怒瞪了李白一眼,撩起长袖,正当李白以为他要敲打自己之时,面前的茶杯已被收走。
李白苦笑道,“先生连一口茶也不给我了?”
“你这小子实在气人,阿年跟你出门历练,日久生情也无可厚非,眼下终归,你又不依不饶,立时便想把人要走?往日你师娘都白疼你了!还想喝茶,再这么不知好歹,连清水也无。”
卢月一直探着身子留神院中的动静,这一番话听入耳里,心气平顺了许多。回身时,与正在偷乐的赵年四目交接,想着方才偷听的样子,不免觉得好笑,也跟着抿嘴笑着。
“赵叔说得对,以后都不给他煮茶了。”赵年讨好道。
卢月打趣道,“不偏心他?”
赵蕤说的一句话很对,日久生情,卢月舍不得赵年,但也不能罔顾他们的心意。想通这一点,卢月也没有那么抗拒此事了。
赵年上前挽着卢月的手臂,轻轻摇了摇。
“我最偏心月姨了。”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再次回到大匡山,草木如故,变化微不可察,人类的远游不过是它们小憩的片刻时光,不足挂齿的眨眼瞬间。而人,在这段不短的日子里,已不复往昔。
走在山间,身边擦肩而过的书院学子里并无熟悉的面孔,通过杨仙,赵年知道余敏已下山,随口向陌生的小郎君问了几句,回家继承家业,赴长安寻亲,闭门苦读以待科考,相熟的朋友都各自四散天涯,难再聚集。
眺望远处,筒车已改良过,轮廓依旧,全貌却已焕然一新。没有了熟悉的痕迹,但各方面的设计趋于成熟,变得更好。
伤感的情绪没有持续很久,赵年远远看见几株草药隐匿在丛草间,双眼发亮,举着锄头乐呵呵而去,不多时满载而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