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愀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4、第九十四章,穿越之食全食美,苏子愀然,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报考的等级不同,考试的难度和考场自然也就不一样。
院试通过后分配到的年级和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
而温熙和大宝都正好都能报考第一等级的考试,所以很大几率会被分在同一个考场。
说完规则后考生就要回到各自的号舍休息了,男女生的号舍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书院对考场中考生的私下交往管得较为严格,所以温熙和大宝两人只能在这次集会结束后给双方一个短暂的勾手作为鼓励。
第二日的卯正,所有考生再经过严格检查后身着单衣进入考场开始第一科的考试。
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许佑,也开始入宫进行最后的殿试。
与他一同参加殿试的还有其他四个书院在举荐考试中拔得头筹的考生。
大齐每三年都会举行一次书院大赛,全大齐的书院都可以派出15-20人的队伍到京城参赛。
参赛的项目包括策论文章、算术以及各书院间的吟诗作对和辩论。
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分数,最后总分最高的那个书院,可以获得当今圣上的亲笔题字赞扬,以及天下第一书院的名号。
而接下来四位可以和第一名的书院一起获得连续三年的举荐名额。
自从比赛举办至今,明文书院已经多次赢得第一,近来的几年更是连续三次拔得第一书院的名号。
作为这次举荐考试唯一已经毕业且年龄最大的考生,许佑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
殿试进行的顺序是靠抽签进行的,许佑则抽中了第五号签,作为最后一个进行殿试的人。
先后进行殿试的四人信心满满地进去,意气风发地出来,看来他们都凭借着才学获得了圣上的赏识,获封了满意的官职。
终于轮到许佑了,当许佑一身白衣不紧不慢地走入大殿内,看到的除了坐在龙椅上威严的成帝,还有就是管理考试相关的礼部几名官员。
“许佑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你就是明文书院举荐的许佑?”
“正是。”
“朕看过你那篇关于民风的策论文章,你认为治民风首先要治官风,你说说是个怎么治理法。”
“回陛下,古人曾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处于上层和高位的人喜欢什么或有什么爱好,下面的人就一定会对什么喜欢、爱好得更厉害、更强烈、更极端。”
“寥寥数语,便对某些政治和社会现象作了高度概括,便将当政当权为官为尊者的个人爱好与一国一地一个群体的风化风气之间的关系说了个明明白白。”
“当然,下必甚焉还有一种就是上行下效,如果为上者所好既善且慎,“下效”的结果就是积极的、利国利民的;反之则误国误民。”
“所以要想民风正,首先就要官风正,而要正官风就要从根本上根治腐败,就得从“治标”转向“治本”,就要构建和完善法治反腐、制度反腐的长效机制。”
“可是我大齐早已设立专门监督官员的机构,设立了“御史台”和“谏院”两大系统,对各官员乃至圣上都能进行监督,还有何不满?”
听完许佑的话后,礼部尚书便开口问道。
“回尚书大人的话,御史台和谏院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两者都是针对中上位置的官员,对于底下的小官员以及特权阶层恐怕是无能为力。”
“小官员是因为离京城太远而作威作福,部分皇亲国戚,或者是御史和谏官本身就在滥用权力,长此以往,官风怎么会正,民风也只会愈加恶劣。”
“大胆,朝堂之上,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对圣上还有官员的不敬!”
许佑的话一出,瞬间就震惊四座,包括成帝在内的人都受到了冲击,于是乎,马上就受到了官员的斥责。
“许佑的话并无任何冒犯之意,只是说出了心中的想法罢了。”哪怕面对斥责,许佑依然是那副不卑不亢、云淡风轻的样子。
“好了!这就是你文章中没写完的内容。”
“是的,陛下。”
“那你可有什么解决之法?”
“在下认为,还应该设立地方监察机构,管理市县的小官员,定时向中央汇报情况,同时由皇上设立针对监察机构的机构,专门监管监察人员,几者之间互不统属,却又彼此监察。”
沉思良久后,成帝抚掌大笑。
“哈哈哈,好好好,我大齐的少年郎就该如此!许佑,你的意见朕已经考虑过了,今日之后就会让人筹备设立地方官员的监察。”
“而针对御史和谏官的监察,朕会亲自设立一个机构,名为纠察院,设一品纠察院长一名,三品副院长两名,以及若干位六品纠察史,由朕亲自管理。”
“你可愿担任纠察史一职?”
“回陛下,许佑愿意。”
“方才几名考生,朕都给了不小的官职,明文书院的举荐者居于六品,你可情愿?”
“回陛下的话,为民为国办事,心中何来官职小之说。”
“哈哈哈,好,传朕旨意,自今日起设立纠察院,命许佑为六品纠察史,负责对地方御史和谏官的监察以及考察各省吏治,其余人选,朕明日公布。”
“臣,领旨。”许佑跪地领旨,脸色凝重严肃。
在场的几名官员看着那张年轻的脸庞,心中止不住地感叹,看来不久之后,大齐将会掀起不小的风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