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荷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9、第七十九章 雨过天晴下山了,六十年代逛淘宝,大荷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停后的第二天清晨,明霞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早晨的朝阳从东边的山岭上探出脑袋,不算强烈的晨光,清晰明朗,从天色来判断,一整天的晴朗是没得跑了。
虽然天色泛晴,但多日下雨,早已将山路变得泥泞湿滑,至少需要一两日的好天气,才能让被雨水浸透的山路重新硬实起来。
不过,明霞是等不起了。
她从阿佘族的寨子回来之后,就惦记着再去一趟,若是再等两日,等路况好了,大约村大队的集体劳动又要开始,她也没功夫去阿佘族的寨子打听情况,交换东西。
除了阿佘族的寨子,她还得再往白山镇上去一趟,除了去白山镇派出所打听明小丫小闺女之外,还顺便要把她闺女们制作出来的浆浆津果干换钱。
在只有她一个劳动力的情况下,要抚养这么多个孩子长大,困居在铁屋村,只依靠劳动工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明霞必须走出去,寻找更多的办法。
因为这个年代大环境以及近十年的经济政治政策所迫,比起更容易被外界纷纷扰扰影响的白山镇和更繁华的县城,明霞更放心在深山里自成一个世界的阿佘族寨子。
这个年代,宁可穷点累点,千千万万不能出事,一个人撑家,她一出事,身下庇护的闺女们,还能靠着谁?
明霞给自己穿上草编的鞋子,仔细叮嘱孩子们在家的事项,才背着一个大竹篓,艰难地踩着随时都会打滑的山路,小心翼翼地下山。
虽然今天的目的地是阿依小山家的泽丽寨,但她在山上躲了好些天的雨,也要顺路去铁屋村问问消息。
老猎户的屋子距离村子很远,如果不勤快点走动,封闭在山上,真是与世隔绝了。
明霞的背篓里,没装太多沉重的东西,除了三小包浆浆津果脯,从虚拟购物平台上买到的亮丽绣花线,以及自己今日路上吃的干粮,还有就是大花这些日子练手编织了一堆的草编小玩意。
对于大花这一方面的天赋,明霞只能说,她完全担得起手工编织界学霸的地位。
在明霞模仿资料练习编织手艺,还显得磕磕绊绊的时候,这位小姑娘已经能突破样板的局限,开始发挥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单说她们最初编织的蝴蝶,大花在完全还原了生动可爱草编小蝴蝶之后,感觉不太过瘾,她还将原材料草叶撕成更细的草线,加入了自己的想法,编织大小只有资料样例中一半,细节更精巧细腻的蝴蝶小手工。
那些细细的草丝,在明霞看来,已经都快有缝衣线那么细了,这一小搓,那一小簇,互相纵横交错,不仅费神,还费眼。
让她来操作,怕是一头乱麻,别说准确将它们穿插在准确的位置上,就连捏起一根,都要瞪着眼睛,摸索半天。
那种两毫米宽度的编织草线,明霞的手操作起来都有点费劲了,算是她操作的极限了。这两天尝试了一下,明霞还是放弃这种小而精致的竹丝编织,主攻日常竹篾的制作。
而大花后来使用的草丝,是直接在两毫米粗的基础上,再劈成十份。她的灵巧,让明霞想起了劈绣花线的苏绣绣娘。
而这些草丝就在大花瘦瘦的小手中交织,最终用几乎没有缝隙的编织方法,化成一只只变化多样的翠绿蝴蝶。
也就是半天的功夫,蝴蝶这小东西,在大花巧手下,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形态。
从大到小,宽翅膀圆翅膀,有些展翅而飞的姿态,有些停驻花间翅膀并拢,每一只的模样都生动极了。
大花的脾气也很有意思,她编蝴蝶一直研究到了第二天的中午。没将蝴蝶摸索透了,也不急着学新的样式。
直到靠近她们家那丛可以用来编织的野草,都被撸秃了,大花才意犹未尽的开始像明霞学习下一种图样。
窝在山上这些天,明霞教给大花的成品教程也就三种。
竹编蝴蝶,竹编小灯笼,竹编小箱子。
竹编蝴蝶是大花研究最透的样式,而实际上,大花在掌握了方法之后,几乎每一教程,都琢磨出了自己的创意。
在明霞走之前,大花还在琢磨一个尚未完成的草编小箱子,让简单的箱子,变成可开合的双层款式。
这些成品在明霞看来,已经不是简单的竹篾编织手艺了。普通日常的竹篾编织,做不到大花这么精巧细致。大花的手法,颇有几分竹丝编织的技巧。
明霞以前认识的那位竹编大师,就是以竹丝编织为主。他的竹丝编织手工品,已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申请为非遗手工项目。
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龚扇,便是竹丝编织的经典传承作品。据明霞曾经看过的资料中所说,龚扇所用竹丝,只有0.01毫米,扇面薄如蝉翼,光滑如镜,透光显影。精品龚扇还能用上千根竹丝,将名家字画编织在扇面上,形神兼备,有巧夺天工之美,常被选为馈赠外国元首的珍品。
当然,大花学习竹编的手艺并不长,也没有受到很好的教导,与那些浸润在竹丝编织里几十年的大师相比,大花的编织手法和技巧还显得稚嫩简单,达不到大师级别浑然天成的细腻。
但对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已经是让人感到惊才绝艳了。
用惊才绝艳这个词,并不夸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