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云千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安重诲大搞阴谋,木匠王爷,飘云千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嗣源虽然对写诗一窍不通,但对儿子文才的判定,比李从荣自己还要客观。他说道:“以前庄宗皇帝就爱作诗。但我觉得,练武长大的武将家孩子,比不得那些书生,写些自己不拿手的诗,白白让人家暗地里耻笑,你最好不要仿效。”李从荣当然是没把父亲的话当回事,这是个逆反心理很强的孩子,长辈越希望他怎样做,他就越不肯怎样做。
舞文弄墨并没有让李从荣变得温文尔雅,相反他性情粗野,动辄对左右打骂甚至杀戮。他与大多数朝臣关系恶劣,这些做法使得他在朝野人望很低。很多大臣认为:李从荣如继位,定是一代暴君!所以,更多人希望他的弟弟能代替他当皇位继承人。
李嗣源的第三子李从厚,与年轻时的李嗣源长得很像,因此深得父亲宠爱。李从厚是一个好脾气的人,表现得低调内敛,谨慎孝顺,敬老尊贤,在朝野的名声比李从荣好得多。以至于李从荣的手下劝谏李从荣时,都常常说道:“您要再不好好表现,皇储便会是李从厚了。”为了防止二哥的嫉恨,李从厚对李从荣也极为恭顺,从不做违逆兄长的事,使得两兄弟之间,在表面上关系还不坏。
对李嗣源而言,他对两个皇子都不太满意。李从荣过于粗暴,不孚人望固然让他担心,李从厚过于顺从人意,缺乏主见,同样不利于在乱世之中坐稳江山。结果李嗣源一直拖着,没有明确谁是自己的继承人。
于是在私下里,李从荣、李从厚都竭尽全力讨好父皇的第一重臣安重诲,希望安重诲能为自己美言助力。这样看来,将来登位的不管是李从荣还是李从厚,都得感安重诲的恩。但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不能忽视,他就是李嗣源的养子、安重诲的眼中钉,此时官拜河中节度使的李从珂。如果**绩,论在军队中的威望,那么前面李嗣源所有的儿子,包括已经去世的李从审在内,都比李从珂差得远。
在正常情况下,李嗣源有这么多皇子在,皇位不管怎么传也传不到李从珂手里。但是,在当时不那么正常的时候,很多不正常都可能转化为正常。如果养子真的没有机会当皇帝,当今天子又怎么可能是李嗣源。万一李从珂凭借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如果他将来成为了新天子,对安重诲而言,肯定是一场灾难!
因此,为了李嗣源一脉的皇统不受挑战,更为保住自己在李嗣源死后的权力别不至于失去,对李从珂这个潜在的危险,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彻底将他解决掉!
这样的计划是不能让李嗣源知道的,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个计划不能明目张胆地干,安重诲只能瞒着皇帝,暗中使用阴谋诡计。他从孟知祥策动毛重威兵变一事,获得了灵感。安重诲也准备制造一次兵变,拿掉李从珂!
安重诲利用自己身居枢密,勾通内外的便利,假借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密诏。他悄悄发给李从珂的手下,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内容高度保密。
长兴元年四月的一天,李从珂出城,到郊外马场检查战马的饲养情况。杨彦温随即宣布奉旨接管河中军政,并关闭城门,阻止节度使李从珂回城。李从珂大吃一惊,回到城下,敲打城门,叫杨彦温出来。虽然把长官坑了,杨彦温还是保持着礼貌,登上城楼与李从珂见面。
李从珂勃然大怒,问道:“我一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造我的反?”杨彦温向李从珂下拜道:“我怎么敢忘记公的大恩?只是枢密院发来诏书,命您速去洛阳朝见,由我代管河中,我只是依旨办事。”
这个时候,李从珂身边没带着几个兵,要反攻河中有困难。而且如果这的确是天子的诏书,自己更不能公然违抗。于是,李从珂退到河中东面的虞乡县,派人将河中发生的突变上报朝廷,等候处置。
李嗣源收到李从珂的报告,顿时起疑,问安重诲道:“杨彦温说他接到枢密院发出的诏书,这是怎么回事?”安重诲面不改色心不跳,说道:“这明显就是反贼在胡说八道,胡乱攀扯,不值一驳!我看应该马上出兵讨伐,决不能招安,助长这些叛逆的嚣张气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