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来人啊,抓贼啊,侯爷的纨绔医妻,桃鱼,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忠君的奏疏上是这么写的:严某若无反心,何须将妻儿老母置于苦寒贫险之雁城,而不任其在京师安暖繁华之地享福乎?
其实,孙存忠分明知道得清楚,雁城边关苦寒贫险,也知道严衡将妻儿母亲都接过去的原因,一方面为了显示他与雁城共存亡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安抚民心,让百姓看看,严大都督的家小都在雁城,大家尽管放心居住,不必逃亡。
对孙存忠的话,皇帝当然深信不疑,他既相信他的亲弟,也相信七品小官孙存忠,唯独不肯相信拿全家性命去守着边关的严衡。
有了孙存忠的出首和假证,加上宁王伪造的一些证据,严衡被下入狱中,判了夷三族。
按照律法,夷三族的话,不仅严家一脉,就连严衡的妻族,母族都要被统统杀光。
据说后来喊冤的人实在太多,才改判严衡与其子严斐然斩首,妻女充入教坊司,算是没有连累到族人。
皇帝办事向来稳重,这一次的事情却是办得极为果决,从严衡奉诏入京,到被斩首,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其中孙存忠起了极大的作用。
知道内情的官员和百姓,都对孙存忠多所唾骂,因着名声太臭,他的父母公开表示与他断绝关系,孙氏族人甚至将他除了族,而孙存忠也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给自己改了名字,不再按族谱排行,由孙存忠改名为孙忠君。
原本孙存忠这名字的意思是,做人要存着一点忠厚之心,现在这么一改,意思很明白,他只忠于皇帝一个人!
其它的人其它的事,统统滚他妈的蛋!
这一番做作没有白费,皇帝待孙忠君倒也不错,由七品官直接提拔成了四品,一下子连跳三级,算是他出卖诬告严衡的报酬。
至于赫连海平,他也不是什么好鸟。
在严家的事情当中,赫连海平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只是孙忠君的表现实在太过“出彩”,导致掩盖了赫连海平的“光芒”。
赫连海平和原身严楚楚一起镇守土石堡时,还算是一个老实守本份的人,作战勇猛,也算体恤百姓,原身对他颇为尊重,唤他一声赫连叔叔。
待严衡一家奉诏回京,皇帝下旨命赫连海平镇守雁城,暂代严衡职务,他听从命令,即刻从土石堡回防雁城。
之后的事情就有点一言难尽了,严衡获罪的消息传到雁城,赫连海平向皇帝上疏,历数严衡十大罪状,皇帝投桃报李,下旨命他正式接替严衡的镇北大将军一职。
这封圣旨中,皇帝对赫连海平颇多褒奖,说他不为奸恶蒙蔽,忠勇耿直,明辨是非,以国家大义为先等等,甚至比对孙忠君的褒奖之词还要多些,也更加重用一些。
不仅被提拔重用,皇帝甚至还给赫连海平加了个县公的爵位,让他继续镇守北疆,他也没辜负皇帝的期望,虽是个大老粗,却也将北疆管理得有声有色,不比严衡在时差多少。
北越听说严衡被除去,试着来攻打过几次,都在赫连海平手上吃了大亏,退回北方。
因着这一点,再加上孙忠君的衬托,赫连海平虽然也没少挨官员百姓的骂,却没像孙忠君那般,被搞得众叛亲离,人嫌鬼憎。
因为搜索孙存忠和赫连海平的缘故,楚胭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案子更多的内幕,不禁义愤填膺,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微微冷笑。
楚观之这老狐狸上次还说,这事的始作俑者是宁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